[2005-12-04] 周梁淑怡 旅發局並非「大花筒」放大圖片
■記者:江素惠
周梁淑怡大概是最適合做電台訪問的嘉賓,很容易打開話匣子。她在電視台出身,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公認由她一手促成。她現任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可說是香港旅遊事業的大腦;她既是地區直選的立法會議員,同時也是行政會議的非官守成員;自由黨的副主席。即是說,你可以和她談電視、電影、談旅遊、談政治,她幾乎熟悉香港的每一事物。
江素惠:前一陣子,在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的答問大會上,特首曾蔭權就曾以開玩笑的口吻說:旅發局是個「大花筒」!周梁淑怡當時的回應是:「物有所值!」現在就讓周梁來回應吧!究竟特首當時是何出此言?
旅發局每年獲撥款4.6億
周梁:因為旅遊發展局在每年的政府撥款中是有四億六千多萬的基本撥款,在近年我們有一個特別的活動「2006精彩香港旅遊年」,是特別配合香港新的旅遊設施,如香港迪士尼樂園、濕地公園等,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世界各地的旅客去了解香港。2003SARS後,旅客增加的數字與速度都是比別人強,所以我認為我們花的錢是值得的。
江:四億多的確是很大一筆錢,但是以你所說的,在SARS後旅客不斷的增加,物有所值可以說是一個貼切的說法。我們再來談其中的重點項目—迪士尼樂園,在開幕後的聲勢並不如預期,原因何在?
海洋公園旅客年逾400萬
周梁:也不見得,當我們在外地推廣的時候,反應都是正面的。迪士尼樂園在亞洲,只有在日本有很多年的經驗,在香港是一個新的嘗試,有一定的挑戰。香港市場很大,有西方的、有中國內地的和台灣的,所以我對它的前途很有信心。你看海洋公園每年超過400萬的客人,旅客來香港一定會去海洋公園,而現在旅客就多了一個選擇,也提供了給家庭旅遊。以前很多有小孩的家庭都不會來香港,他們認為香港是購物天堂、美食天堂,而不見得適合帶小孩來玩,但現在有了兩個主題公園,還有別的旅遊景點,都是很適合家庭旅客。這就是很大的旅遊市場。
內地客源大 長途客穩增
江:香港旅客最大的來源是內地個人遊,有人說個人遊是香港旅遊業一服治標的良藥,但真正治本還得靠旅遊品質的提升,你如何來提升香港的旅遊品質?
周梁:去年香港是世界十大旅遊目的地的第七位,是亞洲唯一進入前十名的城市。我們對旅遊的推廣一定要均衡,當然內地是我們重要的客源,內地的同胞已經有意願想來香港,我們就要多給一些資訊與服務。另外在全球,我們也提供了很多的資訊與推廣。目前,我們看到個人遊在兩年多的時間中,已經穩定下來。去年超過了一半的旅客是個人遊,今年的人數增長率不大,但是長途旅客的增長率都是雙位數字增加,所以均衡政策是對的。
花車巡遊中西文化薈萃
江:過去有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似乎很難提供具體文化內涵的旅遊,我們有在這方面努力嗎?西九建設和提升香港的文化內涵有無關係?
周梁:現在旅客來到香港可以憑特定的卡去參觀香港八間博物館,藝術節也是很有名的,也加強了傳統文化方面的產品,如,農曆年的花車巡遊。明年的「2006精彩香港旅遊年」,便為旅客提供更多的服務,為旅客提供了一個文化薈萃的地方。綠化旅遊也是很流行的,我們在這方面也下了不少的功夫,如濕地公園,政府也下了不少的投資。
最初西九的計劃,是旅遊發展局的前身旅遊協會給政府一個報告,希望把西九發展成一個文化區。這是在96年提議的,由政府研究與推動,而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我們也是有參與的。我們當然希望西九可以盡快成事,不只對旅客有一定的吸引力,重要的是香港人也認同這是一個重要的文化創新與發展的地點。
動感之都予旅客印象深
江:香港地小人多,旅遊的資源與其他地方相比也不是太優勝。亞洲很多地方有很多旅遊方面的資源,你認為香港是有什麼的原因去吸引更多的旅客?
周梁:「動感之都」是在90年代我們所做調查的結論——很多旅客認為香港的動力是最吸引他們的,香港人給別人的印象是永遠都在動的、發展的。2003年3、4月SARS令大家很困擾,5月後我們重新去做一些新的活動,把「動感之都」改為「香港樂在此、愛在此」,以感性去打動旅客的心。在2003年我們復原比其他的地方快,在3、4、5月旅客只有十分之一,但是在整年旅客的總數只比2002年低了6.2%,因為在7月推出「香港樂在此、愛在此」的活動有了成績。現在,「2006精彩香港旅遊年」的推廣已經在不同的地方開始了,長途的旅客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