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月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董培新妙筆繪金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1-07]
放大圖片

文:曾家輝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查良鏞)是家喻戶曉的武俠小說作家,很多人對他的小說人物及故事情節都耳熟能詳,但大家又可曾見過專門為金庸小說而作的國畫?著名漫畫家及插畫家董培新,繼早前於廣州及澳門兩次個人畫展後,最近在港舉行「董培新繪金庸」畫展,讓大家一睹金庸筆下的經典場面及人物躍現於畫紙上的氣勢。

 愛看武俠小說的人大多對董培新這個名字不會陌生,因為他曾為不少武俠小說作過插圖,但原來他從來沒有為金庸的小說畫過插圖。

心血來潮 與金庸結緣

 「以前我的確為很多名作家畫過插圖或封面,就是沒有為金庸畫過一幅畫,由於屬於不同出版社,有利益衝突,上司表明我不可以為金庸畫畫,哈哈!」

 去年三月,董培新在溫哥華時,突然心血來潮想出了一個構思,他希望以金庸小說為題材,畫一些國畫,更為此向金庸問意見,而金庸就回覆了一個「好」字,於是就有了「董培新繪金庸」這畫展。

 「不可畫插畫,就畫國畫啦,沒有利益衝突了吧,哈哈!」

 就是這樣,董培新一畫便畫了約40張畫,去年十月已於廣州及澳門兩地展出,最近移師本港展出,一眾金庸迷可以一睹「董版」喬峰、楊過、小龍女、韋小寶……

不要英雄 韋小寶成最愛

 金庸小說中有這麼多經典人物及場面,董培新究竟如何選?

 「經典人物及場面當然很多,我第一個原則就是要我喜歡的。好像這幅鴛鴦刀洛冰,可能不是大家都愛的人物,但我在15歲來港時,有一次聽電台廣播節目,就講到鴛鴦刀洛冰這女子,你看看,我要表現的,是她的堅貞性格。」

 「另外,這次來港展出,我特別畫了這四幅新畫——張無忌和趙敏、楊過和小龍女、令狐沖和任盈盈、陳家洛和香香公主,要表現出四對男女的情愫。」

 不過,在這麼多人物中,哪個算是他的心頭好?是郭靖?楊過?喬峰?

 「讓我看看……我也沒有點算過,應該差不多吧……一、二、三,原來是韋小寶——一幅是他和七個老婆大被同眠,一幅是他和雙兒出走俄羅斯,還有一幅是他兒時的情節。」

 董培新表示,金庸小說中的主角都是英雄大俠,但韋小寶就不同,他是小人物,普通人,甚至是流氓,但很有人性,性格比郭靖、楊過、喬峰等都要多樣化及複雜。「其他英雄好漢都有一種距離感,而韋小寶就較真實。」

 「其實在之前的澳門個展中,就有人提議我畫韋小寶和雙兒出走俄羅斯這一幕,我後來考慮一下,覺得在眾多妻子中,其實有些是對韋小寶不利的,但雙兒卻肯陪他出走遠方,是一種愛的表現。」

水墨作畫頗考功夫

 除了揀選人物及場面,繪畫金庸的小說,又有何困難呢?

 「有甚麼困難……我沒有細想過。」董培新認為,畫畫好像下棋對弈一樣,對手愈強,便更有鬥心。他很享受整個過程,包括了應付困難的部分。

 「有一個難處,就是因為我的作品比較大,不能放在檯上畫,要掛起來才可以完成,因此在控制水份及時間上要掌握準確,不可太濕,因為墨水會向下流,好像這幅聚賢莊血戰前夕,其實地上的酒原是向下流的墨水,哈哈!」

 董培新也表示,在下筆前,都會做足準備,除了人物及時代背景資料,更要預先設定好場景,如人物、光線等都要考慮好。「下了筆就不可以改的了。」

重構幻想角色的人性

 小說本身是一種幻想,裡面的人物及場面都是虛構出來的。畫家想出來的,和原作者所想的,以及讀者所想的,都未必一樣。

 熟悉金庸小說的讀者也許知道,金庸小說的插圖一向由王司馬和雲君兩位畫家繪製。雲君的插圖比較寫意,而王司馬的手法比較寫實,董培新則覺得三人的風格都很不同。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表現出小說人物的性格,重點在於他們的人性,並不是只有英雄氣概,重寫意也重寫實。」

 說到最滿意的作品,董培新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說:「有幾幅我都很喜歡,好像乾隆皇西湖選妓、韋小寶和七個老婆、聚賢莊血戰前夕等都好。」

 不過,原來在40幅畫作中,與金庸早期作品有關的較少,如《碧血劍》、《俠客行》等。「我還未想出小說中最經典的場面,況且我將來應該還會畫金庸的小說。」

一幅畫 一個場景 一個故事

 董培新是個名漫畫家及插畫家,不知以往工作經驗對他畫金庸小說有何「好處」?

 「以前我要在十五分鐘畫好一幅畫,如果不是我就沒時間睡覺了,所以我現時畫畫一定要先想好怎樣畫,畫甚麼,訓練有功,這40幅畫就從去年三月開始畫,最久的也只用了兩個半月左右。」

 由於董培新亦曾當過電影公司美術主任,所以他畫的畫多少會有些電影感,令場面有立體感——一個場面表達出情節、人物性格、關係等。

 董培新最後指出,他有將作品給金庸過目,但金庸卻沒有甚麼批評或指點。「我常常叫他指教,但他總是沒有反應。」

當董培新遇上查良鏞

 這次在香港精藝軒舉行的畫展有兩個展期,首次是今月4日至14日,第二次是17日至27日。董培新表示,由於作品頗多,所以特別將展期一分為二,希望可以盡量讓大家觀賞到他所有的作品。

 在畫展開幕當晚,有眾多嘉賓及人士到場,最突出的當然是查良鏞——這個畫展的作品全都是有關他的小說。

 看到原作者的駕臨,董培新當然高興萬分,所以陪著查良鏞再遊歷自己的小說故事中。看到韋小寶、小龍女、楊過、陳家洛、香香公主、令狐沖、喬峰等活現於畫紙上,查生都點頭表示滿意。

 「這幅郭襄的畫,我將原本的雕的背上伏著一個人,改為抓著一個人,因為比較合情理……」董培新細心地向查良鏞解釋。

 那夜,董培新很忙,但很高興,因為終於得到查良鏞的肯首。

嶺南中堅-楊善深

 董培新的國畫老師楊善深生於1913年,字柳齋,廣東赤溪縣人,於1930年移居香港,1933年開始繪畫,結識高劍父,並展開悠久的師徒關係。

 1934年楊善深作品首次在廣州青年會展出。1935年留學日本,入京都堂本美術專科學校,隨堂本印象學畫。 1938年回港及舉行個展。

 1940年在新加坡、南洋各地舉行畫展,後與徐悲鴻邂逅於新加坡,並合作寫畫多幅。1941年香港淪陷,避居澳門,和高劍父、馮康侯等成立協社畫會,後來在1945年回港定居。

 楊善深是嶺南畫派的中堅分子,融合古今東西之技法。其山水畫文人畫氣息比較濃,在筆法上似受元人影響,渲染則有近代風氣。人物畫則常採用古人筆法作畫。1971年在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行個展時,引起各方注目的陶淵明、蘇東坡兩幅人物畫,和他的嶺南風格大異——前者用精緻流動徐緩的線條,表現陶淵明清淨出塵的性格;後者則用行雲流水的筆法,表現出蘇東坡放逸不羈的情懷,用不同的線條筆法,來表達古代人物的性格,尤其令人佩服。

 楊善深十分注重寫生,除此,他亦參觀各地博物館和美術館,欣賞不同大師的作品,汲取養分,這也是他畫風不斷改進及提升的原因。

從漫畫、插畫到國畫

 董培新於1942年生於廣西梧州,年少時在廣州成長,15歲移居香港,隨嶺南派高奇峰弟子蔡大可當學徒。16歲開始以畫插圖為職業,19歲任香港仙鶴港聯電影公司美術主任,設計的造型包括了仙鶴港聯拍攝的幾十部電影中的主角陳寶珠、雪妮、曾江、薛家燕等。

 在70年代,董培新開始創作漫畫,漫畫創作有《波士周時威》、《老千王》、《豪放女》、《朱義誠》、《鞋底秋》、《安定榮》等。另外,他又曾替港台作家,如倪匡、亦舒、古龍、臥龍生、諸葛青雲、嚴沁、岑凱倫等設計及繪畫單行本封面。

 董培新後來在1989年移居加拿大溫哥華,1991年拜嶺南派楊善深門下,研習中國畫。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