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月1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生對中華文化興趣日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1-12]

 【本報訊】在香港軒尼詩道一家官立小學的外牆上,掛著幾幅由小學生繪畫的彩色圖畫:一幅畫著一虹橫跨的趙州橋,畫旁寫著河北趙州橋建於1300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並黔上一枚篆字的印章;一幅畫著張衡與他發明的候風地動儀;一幅則是「孔融讓梨」的連環畫故事。筆法雖稚嫩,但小朋友對古老中華文化的興趣,卻躍然筆端。

紛學古箏民族舞

 原中國東方歌舞團的著名新疆舞蹈家帕夏,到香港定居後又找到了新的舞台,香港演藝學院誠邀她教授新疆舞及其他古典舞與民間舞蹈。她表示學生學舞蹈非常投入,優美的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引起她們極大的興致。內地著名的古箏藝術家陳愛娟亦曾數次應邀到香港演藝學院等地演奏及講授古箏藝術,她深感香港青少年對民族器樂魅力的驚奇與喜愛,現在香港學習與愛好古箏的女孩子不計其數。

 由香港幾位名人及專家創辦的《燦爛的中國文明》網站,自4年前建成發布後,至今瀏覽人次已超過3300萬,點擊率逾13億,每日瀏覽人次過萬,點擊率超過300萬。該網站主要面對香港的中小學生及教師。

 難怪中國文化泰斗季羨林以「功德無量」來稱讚這個誕生在商業之都的文化大工程。這個浩瀚工程的掌舵人李業廣先生對網站受到青少年喜愛,感到無比欣慰,並表示:「香港經過100年殖民統治,青少年對中華文化陌生,國家觀念淡薄,必須從中小學開始向他們傳輸中國文化、中國歷史。」

《中國文明》網點擊率大增

 香港浸會大學研究社會學阮副教授表示,有不少同事或同行請中文老師為子女輔導中文,不僅是因為看中內地的巨大商機與發展前景,更是想通過學習中華文化,提高孩子的素養。

 有社會學家指出,優秀的中華文化對香港青少年的熏陶並引起他們的興趣,將會對香港的社會及一代人的涵養起深刻的影響。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