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競爭日趨激烈,令「打工仔」壓力大增,歐、美以至不少國家及地區,為此已開始逐步實行1周5天工作。從實施的情況看,可謂利弊互見,利的一面是有助刺激內部消費,特別是旅遊業、文化、娛樂行業等,從而刺激整體經濟增長;但工作日數縮短,要做的工作並不會減少,亦變相令成本上漲,最後往往被迫加長工時。
馬韓印:商場餐廳火爆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公務員均可每周輪休2天。韓國國會則於2003年在政府、勞工代表和資方達成協議的基礎上,批准全面實行5天工作制。
在印度,部分較富裕的南部科技城市,特別是浦那與班加羅爾,已經出現每周5天工作的文化,令該部分城市的商場及餐廳人客盈門。
孟加拉:巴士趁機漲價
內地數年前已經開始實施「雙休日」制,研究認為增加了就業機會,令員工更具效率。不過,「雙休日」仍存在執行上的困難,除公務員能夠雙休外,其他民營機構為求提高競爭力,很多都無法真正落實。
孟加拉則更「慘情」:當地政府讓公務員每星期工作5天,以節約能源,但公務員們往往在假期離開城市,返鄉探望家人時,卻發現自己「更窮了」,因為巴士車資均趁機大幅上漲。
德國、法國、瑞士等雖然實行5天工作制已10多年,但近年在面對全球化競爭下,工作日少變相令成本上升,令部分大型工業,如汽車生產商等以將工廠搬往成本較低的東歐國家如捷克、波蘭等作威脅,要求工會同意加長工時,結果工會只得屈服,同意工人的工時每周增加多3至4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