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人 資深跨媒體作家兼評論員
教改是關係到香港下一代的大事,只要對學生有好處,我們就要堅持下去,不會因為某些人借教師自殺的個別事件大作文章,採取敵視抗拒的態度而阻延教改步伐!
最近有兩名教師自殺,天真幼稚的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說了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話,「如果事件和教改有關,墮樓的老師應不止兩人。」此語一出,馬上招來不少人的追殺,批評羅范椒芬的聲音鋪天蓋地而來。羅范椒芬自知失言,她在電台節目中承認,當時回應時衝口而出,實在有欠考慮。她表示,如果因為自己用詞不當有老師感到不安,她願意道歉。
政棍趁機敲詐假公濟私
不過,儘管羅范椒芬願意道歉,但批評她的人卻不願就此罷休,教協會長張文光說:「羅范椒芬的道歉不足夠,因為她並無就教育改革為教師帶來的痛苦及傷害道歉。」
不過普普通通一句話而已,真的足以給教師帶來那麼大的痛苦和傷害?難道香港的教師是如此弱不禁風?難道教改真的如此罪大惡極?相信張文光自己也不相信羅范椒芬會有如此巨大的殺傷力,其實他真正的用意在於繼續下來的意思之中,「他將會在一月十八日提出立法會動議辯論,要求檢討教改步伐,推行小班教學,減少課節,增加教學支援人員及成立教師情緒輔導中心。」
我們可以看得出,張文光抓住羅范椒芬一句話,便開天要價,將他一向的政治訴求全包括在其中,其所為就像有心敲詐的無賴,因別人的汽車濺了一點水在身上便要生要死,要求巨額賠償,揭開了這學棍政棍的真面目,便會發現公義旗下賣的全是私貨,實在教人感到惡心!
沒有證據不能妄下結論
平心而論,羅范椒芬的說話確實非常不得體,尤其是她身居高位,宜謹言慎行,否則極容易被人斷章取義,無限上綱,不像我們這些在野之人,沾了言論自由之光,說甚麼都可以無所顧忌,所以張文光不妨聽清楚,在下第一句要說的,正是羅范椒芬說過的話,「教師自殺與教改無關,否則死的就不止兩個」。
首先,任何事情下結論都要有足夠的證據,所以,即使現在政府聲稱每年有一千三百多人之死與抽煙有關,但由於沒有臨床報告和科學證據,所以都未能成為正確的結論,所以,兩名教師自殺,絕對不能成為教改給教師帶來不可承受的壓力的證據,羅范椒芬說的話或許不夠婉轉,但也不過是一句老實話而已!
說到工作壓力,以各行業而論,也遠未輪到教師這一行,由於人口老化、出生率低、學生人數減少,教師人手比以前更充足,相對其他行業,他們的壓力並不算太大。醫療系統醫生人手短缺,有些醫生半年沒休息過一天;報紙行業終年無休,每天工作十多小時;食肆員工由朝站到晚,所得僅得以餬口,他們的壓力不比教師更大?難道公務員由十八萬人裁到十六萬就沒有壓力?難道經濟不景逼著個人增值的公司僱員就沒有壓力?再說,教師無論如何忙,每年寒暑兩季,有兩三個月的大假,不知羨煞多少旁人,說到要個人增值、語文基準試等,也是理所當然的要求,就算當警察也要每年體能測試,為人師表,難道不應該努力進修達到標準,免得誤人子弟?
敵視抗拒教改損害社會整體利益
我們實在想不通,張文光根據甚麼道理將教育改革視為害死兩位教師的兇手?難道沒有教育改革,張文光就能保證以後都沒有教師自殺?若為了個人的政治目的將教師自殺的原因歸咎於教育改革,不但會貶低了教育改革的意義,還玷污了教師的行為形象,因為,教育改革分明對學生有好處,即使會略為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又何需以死對抗呢?
由此可見,這兩名教師自殺,就算真的因教改壓力而起,我們要責難的對象也並非是教改,而是需要好好反省教育界人士承受壓力的能力,以及他們對教育改革的態度。更應該受到批評的,不是羅范椒芬,而是敵視和抗拒教育改革,以小圈子利益高於社會整體利益的張文光之流!正是由於張文光之流的煽風點火,增加了教師的心理壓力,要算帳的話,首先要算在這些企圖推翻教改的無賴政棍頭上!
堅持教改不能動搖
羅范椒芬說錯了話,也馬上道了歉,但這是不夠的,因為,對她來說,最重要的事不是為自己打圓場,避過一場尖刻的批評,而是道歉完畢之後便要馬上明明白白地向社會大眾表明自己堅持教改的立場,無論說錯話也好,得罪了教師也好,冤有頭債有主,絕不能將這些事和教改扯在一起。張文光之流想借教師自殺的個別事件大作文章是注定要失敗的,因為教改是關係到香港下一代的大事,只要對學生有好處,我們就要堅持下去,即使是張文光要自焚,要剖腹,我們也不會因此而阻延教改一分鐘! (本欄每周四刊出)(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