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港區人大代表團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十一五」規劃綱要。
——中聯辦副主任黎桂康在全國人大香港團討論時的發言
中聯辦副主任黎桂康3月8日在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討論時發言指出,香港首次被納入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為特區帶來巨大商機,他呼籲港人把握機遇,實現與內地互利共贏。黎桂康發言全文如下:
一、
我完全贊同溫家寶總理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通篇貫穿了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指導思想,體現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清晰思路,對過去工作的總結回顧實事求是,對今年和「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明確具體,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於做好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為「十一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香港應抓住新契機
「十一五」規劃綱要高屋建瓴、大氣磅礡,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總結了「十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了「十一五」時期國家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明確提出了「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原則、主要目標、戰略重點和方針政策,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對於進一步凝聚人心、鼓舞鬥志,抓住本世紀頭20年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將產生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我對「十一五」宏偉藍圖的順利實現充滿信心。
溫總理的報告進一步表明繼續實施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的經貿關係安排,加強和推動內地同港澳在經貿、科教、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香港應抓住新的契機,擴大與內地的互利雙贏。
二、
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包括在「十五」時期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貢獻。80年代以來,香港一直是內地吸收外資的主要來源,至2001年底,香港在內地實際投資額達1870億美元,年均約90億美元;設立企業20餘萬家,年均9500餘家。「十五」期間,香港繼續保持了內地最大外資來源地的地位,2002年至2005年間,內地吸收港資達725億美元,年均約180億美元,比過去翻了一番;這期間新增港資企業5萬4千餘家,年均1萬3千餘家,增長了近4成。在積極參與國家經濟建設的同時,香港也獲得了自身發展的巨大動力,創造了更多的財富,促進了經濟的繁榮。按2000年市價計算,香港本地生產總值1981年只有4783億港元,到2005年達到16210億港元,增長2倍多。2005年香港經濟錄得7.3%的高增長。
分享內地經濟成果
「十一五」期間,香港完全能夠在為國家的整體發展做出更多貢獻的同時帶動自身經濟更好地發展,實現更大的互利雙贏。這是因為:
第一,「十一五」是CEPA簽署後實施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兩地合作有了更為堅實的體制、機制基礎。過去兩地經貿合作客觀上存在一些體制或機制上的障礙,如內地和香港分別是獨立的關稅區,內地在向香港開放市場方面受WTO有關規定的約束等。現在有了CEPA,這一障礙逐步解除。在「十一五」期間,隨著CEPA的拓展和深入實施,其效應會進一步顯現出來,香港在內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參與程度和能夠分享到的成果將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十一五」是內地加入WTO後第一個五年規劃,在國家「走出去」的戰略中香港有了進一步發揮作用的空間。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繫已越來越緊密,「十一五」時期還會加快與世界經濟的融合,擴大與國際市場的聯繫,香港作為國家重要的對外窗口,肯定會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三、「十一五」規劃綱要比以往更注重支持香港經濟定位和加強兩地交流合作,為香港經濟進一步明確了發展路向。國家「九五」和「十五」兩個五年計劃中都提到要維護香港繁榮穩定,保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但那時由於各方面條件還不完全成熟,涉及兩地合作只能是點到為止。這次「十一五」規劃綱要則明確了推動內地與香港交流合作的主要範疇,比以往全面、具體,對香港拓展與內地經濟合作會起到指導和推動作用。
開放戰略互利雙贏
第四,「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了一大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領域,為香港發揮優勢、捕捉商機帶來了很大空間。規劃中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發展服務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發展循環經濟、實施互利雙贏的開放戰略等,並且提出今後五年保持7.5%的年均增長速度,這些未來發展的藍圖,香港可以與內地共同描繪。所有這些,都為香港在「十一五」中發揮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利條件。
目前,香港社會對加速兩地經濟融合有了較普遍的認同。在有了共識的情況下,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加強和推動兩地交流與合作的相關措施實施起來一定會更加順暢。經過近三十年的經濟起飛和發展,香港的經濟總量已經很大,國民生產總值與廣東省相當;經濟自由度高、法制健全,國際競爭力名列前茅;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在鞏固中發展,前景廣闊。曾蔭權行政長官的「強政勵治、締造和諧,福為民開」的施政理念,正成為主流民意。有了這樣的基礎和優勢,我完全相信,在「十一五」期間,香港會在為國家建設做貢獻和加速自身發展兩個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
三、
香港如何抓住「十一五」帶來的巨大商機,實現與內地的互利雙贏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抓住「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展現出的國家發展趨勢和重點,從中找到與香港優勢的結合點,在參與國家「十一五」建設的過程中,強化香港自身優勢,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而達到互利雙贏。在這方面可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有四個方面值得重視和推進。
港服務業得天獨厚
(1)「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把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作為基本立足點,促使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消費與投資、內需與外需協調拉動轉變;還提出要促使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和數量擴張帶動向三次產業協同帶動和結構升級帶動轉變。這表明,國家在「十一五」期間,要重點發展服務業。香港在服務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已佔GDP的85%,隨著CEPA的實施,內地服務業市場已經向香港打開,在這方面香港大有可為。「十一五」期間,香港可以積極參與到內地服務業的改革與發展中,利用自己豐富的經驗、雄厚的基礎和廣闊的國際視野,在金融、航運、旅遊、資訊、法律、會計等方面,與內地進行廣泛的合作,為內地拓展生產性服務業、豐富消費性服務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幫助內地服務業提升素質的過程中,也為香港服務業的發展增添新的活力。經過這樣一個互動過程,香港服務業將依托於一個有13億人口的最廣闊的市場,傲視群雄。
(2)「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國家已經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確定下來,這條路是會堅定不移走下去的。香港是個資源相對貧乏的地方,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都很緊張,但是香港經濟仍然保持了長期的快速發展,環境也得到較好的保護。這說明,香港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十一五」期間,香港可以積極參與內地節約型、環保型社會的建設,把一些在發展中積累的好經驗、好方法帶到內地去,幫助當地的政府、企業和社會團體搞好循環經濟的發展和保護修復自然生態。這是一個巨大的產業,肯定大有作為。
積極參與國家發展
(3)「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立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發展,促使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資金和物質要素投入帶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帶動轉變。在這方面香港也有自己的優勢。香港人才多、資金充裕、創新意識強,很多科研成果具有世界一流水平。2005年,特區政府斥資30億港元,成立資訊及通訊技術、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等五大研發中心。香港要利用這些優勢,積極參與國家的科技發展,在與內地合作中建立起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制,並由此帶動本地知識型經濟的發展。香港的教育資源也很豐富,師資隊伍、教學質量特別是英文教學質量都有優勢,可以與內地有關機構合作培訓人才,同時解決香港教育資源利用不充分的問題。
(4)「十一五」時期,國家將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增強在擴大開放條件下促進發展的能力,在這方面特別需要香港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香港既熟悉內地情況又與國際市場聯繫緊密,是內地走向世界和國際大財團進入內地市場的重要平台。近年來特區政府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努力。香港投資推廣署與廣東、上海等內地省市聯合舉辦了十個聯合投資推廣活動,在歐洲、北美、日本等地作投資推廣,取得很好的效果。內地許多企業也將香港作為區域和全球業務的跳板,在港投資,設立地區總部。去年,內地海爾電器等一些大企業在香港成立新公司,國際大公司地區總部和地區辦事處在港的數量也創下歷年新高。「十一五」期間,香港可以進一步鞏固雙向平台的角色,促進內地及國際兩個市場間的互動,強化作為國際大都市「內引外聯」的作用。
四、
可以肯定,香港在國家「十一五」建設中將會扮演重要角色,發揮更大作用。但也要看到香港自身存在有待在發展中解決的問題,如在結構轉型方面進展仍比較緩慢,自主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並不突出。
減少內耗保持和諧
隨著「十一五」規劃綱要的全面實施,內地一批大城市的迅速崛起,香港的競爭優勢將面臨機遇也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香港需要增強緊迫感和憂患意識,要更加注重經濟發展和民生問題,集中精力加快發展,力爭在國家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乃至世界經濟競爭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最近策發會專題討論了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定位問題,思考國家「十一五」時期香港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應當說,香港未來的發展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只要社會上下專注經濟,共謀發展,減少內耗,保持和諧,把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在「十一五」建設中與內地形成新的互動,實現優勢互補,就一定能夠創造新的輝煌業績。
作為港區人大代表,我們應該努力促成全社會集中精力抓經濟的氛圍。過去代表們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比如二○○三年促成了兩地傳染病通報機制的形成,去年又促成了香港學生在內地讀書享受同等待遇。今後我們還需繼續努力,認真做好調查研究,在發揮香港優勢、促進兩地合作等方面積極出主意、想辦法,為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的順利實施、為香港與內地實現更大的互利雙贏,做出新的貢獻。(文中小題由本報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