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3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胃癌家族成員易遺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3-17]
放大圖片

 ■吳國偉教授表示以窄頻影像識別胃黏膜早期病變,可及早知道是否患上胃癌。 本報記者羅蘭蓉 攝

 【本報訊】(記者 鄧愷欣)胃癌是本港第四常見的致命癌症,在02年香港便有1,000宗新症,死亡率更高達6成。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胃癌患者的直系親屬,有6成感染幽門螺旋菌,比一般人高出1.7倍,他們患上胃癌的風險亦較其他人高,但至今仍未找到確實原因。

 中文大學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主任沈祖堯教授表示,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於01至04年,對270名胃癌病人的直系親屬進行消化道內窺鏡檢查,當中129名為胃癌患者的兄弟姊姊,141名為子女,發現他們感染幽門螺旋菌的比率高達6成,其他沒有胃癌家屬的同齡人士只有4成半,高出約1.7倍。

兄弟姊妹多 感染機會高

 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梁偉強指出,研究並發現有3成的胃癌家族成員的胃部出現癌前病變,即腸化現象。「年齡越高便越有機會出現腸化現象,男性或因吸煙與飲食習慣令患胃癌的數字較女性多;即使無幽門螺旋菌但家族成員有人患有胃癌,機會亦較高;如果兄弟姊妹的數目較多,感染的機會也越高,這可能是因孩童時代有較親密的接觸所致。可見感染幽門螺旋菌、男性、高年齡及兄弟姊妹間有胃癌發病者,會較其他人容易出現胃部腸化。」

 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上消化道外科主任吳國偉表示,由於胃癌初期並無病徵可尋,病人往往在感到腹脹、嘔吐、消瘦及無胃口時才得悉自己患病,故醫學院在較早前特別引入窄頻影像的內鏡成像技術,「利用光的波場的濾光,幫助識別微絲血管的網絡與胃黏膜,窺探是否有胃癌的早期病變,盡早發現是否有相關感染並進行適當治療。」中大稍後會繼續邀請胃癌病人的直系家屬進行有關檢查,希望能有效地減低胃癌的死亡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