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4月1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醫改根本出路在私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4-10]
放大圖片

 推行市場化,能更有效地解決醫院尾大不掉的問題。新華社

趙耀武

 國務院有關部門將醫療體制改革不成功的原因歸罪於市場化。在我看來恰恰相反,醫改不成功的原因就是由於醫藥市場化,而醫院和醫療卻沒有市場化。醫院屬於政府所辦,壟斷經營,政府又不給醫療衛生以足夠投入,要醫院自己創收。讓具有壟斷地位的政府醫院去創收,醫院勢必成為一心謀取自身利益的特殊團體,喪失了公共服務的品質;而推向市場化的藥廠,為了藥品和醫療器械能佔領市場,當然要用回扣來賄賂醫院和醫生。這就導致了藥費和醫療成本節節推高,老百姓看不起病,怨聲載道。因此,對醫改失敗合理的糾正,應該把醫院象藥廠一樣推向市場競爭,政府不再辦醫院,將辦醫院的營業執照向社會全面開放,允許各種資金創辦醫院。醫院一多,相互競爭,醫療費用自然就會下降。

責任保險 確保質量

 也許有人說,醫院不是開飯店,是專業性知識性很強的領域,如果醫療執照隨便發放,出了醫療事故怎麼辦?這很簡單,只要規定辦醫院或者行醫的人必須強制購買醫療事故責任保險就可以了。是否購買了醫療事故責任保險,是發放營業執照的前提,沒有買的一律不發。保險公司出於自身利益,一定會嚴格審查來投保的人是否具有辦醫院和行醫的資格。這比政府監管會更加有效。

 也許有人擔心醫院市場化,老百姓會更加看不起病。幸好,內地有個地區在五年前就對醫院實行了市場化的改革,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江蘇宿遷地區五年前開始將各級政府所屬醫院全部賣掉,衛生局不再擁有任何醫院,只是擔負起監管和審批的責任。五年實踐下來,效果出奇的好。

民有民營 產權置換

 效果之一,從那時到現在,宿遷全市一百三十五所鄉鎮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有一百三十四所完成了產權置換,改造成了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個人獨資等多種類型的醫療機構,實行民有民營。拍賣所得的近四億元的資金,進到了宿遷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基金專戶上。賣醫院讓衛生局有了一筆閒錢。醫院私立之後無需政府直接投入,但財政預算還在。這兩項加起來,讓政府有了「托市」的底氣。醫改五年來,當地的醫療保險、特別是農村公開醫療統籌從無到有,目前已覆蓋全部農村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均年標準為五十元,全國領先。各家醫院都設立了專門的醫保窗口,住院病人這邊結清了醫院的賬目,那邊電腦程序一啟動,可以很快從醫保窗口報銷拿到現錢。

 效果之二,由於大小醫院進入市場化競爭,不但促進了醫療服務質量,而且降低了醫療費用。因為病人會比較各家醫院的藥價,哪家醫院藥價貴,病人以後就不再上門。因此,宿遷地區醫院推向了市場化之後,藥廠向醫院和醫生行賄的現象就自然消失了。很多醫院的股東都規定,如果發現醫院進的藥比人家貴,主管進藥的人就得下崗走人。

費用下降 群眾受惠

 效果之三,醫療費用下降了。醫院和醫生的收入卻增加了。這是什麼道理呢?以前病人高度集中在大醫院,小醫院冷冷清清,現在各級醫院私有化之後,病人自會根據自己的病情作理性合理的選擇,小病就沒必要往遠處大醫院跑了,因為私有化之後的小醫院服務質量大大提高了。私有化之後的醫院再也不會像公立醫院那樣養了過多的行政人員,行政開支大大節省,醫生根據看病人數提取收成,大大增加了醫生的積極性。改革後的宿遷地區醫生,平均月收入比周邊地區高一千多元。

 效果之三,是醫院的收入也增加了。因為醫療費用降低,老百姓看得起病了,不再像以前那樣有病也不敢去醫院,加上農村地區也有了醫療統籌保險,各級醫院看病人數反而比以前增加,病床的周轉也加快了。這就使得醫院收入也大大增加了。

市場化是唯一出路

 總結宿遷的經驗,我們看到,要實現病人、醫生和醫院三者都贏,除了將醫院推向市場化,讓醫院之間展開競爭,迫使它們降低收費,改善服務之外,政府必須盡可能擴大醫療保險的人數。加入醫療保險的人數多了,醫院的客戶自然就多。這樣才能做到既降低費用又能增加醫院和醫生的收入。

 那麼政府有沒有財力將全民都納入醫療保險範圍呢?我認為政府只要像宿遷那樣自己不辦醫院,將現有醫院全部私有化,將套現的資金集中到醫療保險基金裡,再加上每年投入到醫療衛生的財政開支,就可以將農村地區和城市失業者納入醫保體系中。

 總而言之,走回頭路,讓政府來包辦醫院,包辦基層醫療公共服務,到頭來一定是效率低下,浪費巨大。當初就是因為公費醫療的開支大,效率低才改革的,現在如果再重新走回頭路,其效果一定會比當年更差,因為現在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已經遠不如當年了。叫今天的醫生不拿紅包,拿低工資在公立醫院服務,簡直是天方夜譚。如果公立醫院提供給醫生有足夠吸引力的工資,則財政又必然不堪負擔。因此,將醫院推向市場化是醫改的唯一出路。

 明天探討:筷子的思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