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朗昇)精神病康復者的失業率一向偏高,據估計比一般失業率還要高出2至3倍,有大學主辦調查顯示,過半僱主普遍相信精神病康復者和常人的工作態度表現相若,甚至比普通人表現稍佳,但調查顯示只有5%僱主曾僱用這類康復者。有學者敦促政府在政策及宣傳上作出配合,令精神病康復者盡早重投勞動市場。
調查在2004年初開始,浸會大學社工系向4,600所香港公司發出問卷,希望了解僱主對殘疾人士的普遍態度。結果成功收回87份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同事會接納肢體殘疾人士、知覺不健全或長期病患作為同事,但不能接納精神病康復及愛滋病患者,主要是考慮到精神病康復者的工作能力、溝通困難及安全。
負責調查的浸會大學社工系副教授趙雨龍批評,現時法例及政策沒有要求僱主聘請適量的精神病康復者,即使是政府作大股東的公營機構也沒有相關要求。此外宣傳策略也沒有針對僱主,令僱主根本沒法了解精神病康復者的能力。
本身是外資保險公司管理人員的林先生(化名)就認為,即使是精神病康復者對工作也會有工作熱誠,他自己就先後聘請3名康復者,對她們的工作表現甚為滿意。為精神病康復者提供就業輔導的香港神託會經理(復康服務)鍾廣雄表示,康復者初時對節奏適應力會有些問題,做事也會較被動,並顯得自信心不足,不過,長遠來看情況會逐漸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