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7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王府風釆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恭親王奕訢一生傳奇多少事落花一夢誰人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7-26]
放大圖片

 ■晚年的奕訢

 風雨卅載,咸豐二年(1852年),這座沉寂已久的王府,又迎來了它的新主人——晚清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恭親王奕訢。

忠誠謀國事 功過後人評

 留守京城 辦理和局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進入津京地區,直逼北京。面對英法聯軍的進逼,咸豐帝從圓明園倉皇逃往熱河。出逃前,特任命奕訢為「便宜行事全權大臣」。在危急的形勢面前,奕訢只得擔當起辦理和局的大任。

 和談初期,奕訢通過照會尚據理力爭,但在英法聯軍的炮火和強勢面前,這種力爭是那麼的軟弱無力。英法聯軍在大肆劫掠圓明園並焚燬後,很快進逼到安定門、德勝門一帶,並揚言再不接受條件就要攻佔皇宮,在這種情況下,奕訢被迫全面接受英法聯軍提出的要求,並於九月十日、十一日(10月24日、25日)分別同英法公使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和《中法北京條約》。條約除了規定賠款、通商、謝罪外,還要割讓土地,是不折不扣的不平等條約。

 作為愛新覺羅的子孫,親手簽定有辱國體和朝廷顏面的合約,奕訢心中也充滿了羞愧和憤懣,特地上摺請求處置。對於奕訢的請求議處摺,咸豐帝在答覆中說:「恭親王辦理撫局,本屬不易,朕亦深諒苦衷。自請處分之處,著無庸議。」對奕訢辦理和局給予了寬慰和肯定。

 順應時代 變通外交 近代以前,清朝向以「天朝」大國自居,把邊遠的一些國家都看成「蠻夷」,認為他們尚未開化,不懂禮數。辦理朝貢和少數民族事務也僅通過禮部和理藩院進行,並沒有專門的外交機構。

 作為「天朝」大國的貴胄子孫,奕訢也有著強烈的「夷夏」觀念。在辦理和局之初,對西方過來的英法「蠻夷」,奕訢內心對他們既充滿了鄙視和排斥,又滿懷恐懼和仇恨。合約簽定後,看到英法聯軍竟能遵守約定,撤軍南返,逐漸打消了對英法聯軍的疑慮,認為這些夷人同中國古代的「蠻夷」是有不同的,待之以禮,示之以信,是可以「馴服」的。

 認識變化以後,咸豐十一年(1861年)初,奕訢同文祥、桂良等人一起上了《統籌夷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摺》,提出在北京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專辦夷務;南、北通商口岸分設大臣;各省辦理外交事件互相知照等。咸豐帝在覽閱了奏摺後,批准了奕訢等人的奏請。這樣近代中國的第一個外交機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就在北京成立了,衙門的事務由奕訢、桂良、文祥負責管理。總理衙門的成立,標誌著清政府在現實面前開始放棄閉關自守、盲目排外的政策,承認國家和主權平等,是近代外交事業的一大進步。

 奕訢在籌建總理衙門的過程中,表現出了遠見的外交眼光和不一般的政治膽識;機構成立後,又以宗室重臣的身份負責管理,算得上是近代的第一位「外交部長」。

 重用漢臣 剿滅起義 「辛酉政變」後,作為議政王和首席軍機大臣,擺在奕訢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盡快剿滅太平天國起義。太平天國雖經「天京變亂」勢力有了很大的削弱,但仍佔據著江浙、兩湖等富裕省份,不可等閒視之。此前在戰場上能與太平軍匹敵的主要是曾國藩領導的湘軍。而這支團練起家的軍隊開始並不怎麼受重用,且一直受到滿族親貴的猜忌。

 經過通盤考慮,奕訢認為只有打破「滿漢分畛」,繼續重用以曾國藩為首的漢臣,才能迅速平定形勢。於是奏請兩宮太后正式委任曾國藩以兩江總督身份節制江南四省軍務,並授予前敵指揮、督察官吏、保薦人才等各項大權,可謂開有清以來如此倚重漢臣之先河。對曾國藩保舉的左宗棠、胡林翼、李鴻章、沈葆楨等人也分別予以巡撫重任。到同治二年(1863年)的時候,地方的總督和巡撫幾乎遍為漢臣。至此形成了奕訢、文祥、桂良等滿族重臣坐鎮京城,漢族官僚奮戰於外的一統局面。在曾國藩等人的全盤謀劃下,同治三年(1864年)夏,天京被攻克,太平天國運動歸於失敗。

 十多年的大亂的終告削平,奕訢也因以議政王身份主持樞廷而居首功,被賞加三級軍功。

 立排眾議 主持洋務 英法聯軍的侵略帶給了奕訢從未有過的衝擊和震撼,尤其是在督辦和局的過程中,清軍的落後和不堪一擊讓其痛心,「蠻夷」洋槍洋炮的威力也讓其驚懼。如何才能振興和自強?成為奕訢苦苦思索的一個重大問題。在給咸豐帝的《奏請八旗禁軍訓練槍炮片》中奕訢第一次提出了「自強」的口號,希望通過練兵、製器達到自強的目的。

 在「禦辱自強」的口號下,抵住頑固保守派的強大輿論壓力,奕訢等人主持於內,曾國藩、李鴻章等人主持於外,開始引進外國先進武器,推行新式練兵;開辦軍事工業,仿製西洋槍炮、船艦;編練近代陸軍,籌建近代海軍;開設同文館及近代軍事、科技學堂;派遣政府考察團;派遣留學生;購買軍艦、修築炮台等。後期,為解決軍事工業在燃料、運輸等方面的需求,在「求富」的口號下,奕訢、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又支持興辦民用工業,近代的輪船運輸、電報、開礦、紡織等企業相繼開辦。

 這些近代事業的開辦,滌蕩了當時愚昧、陳腐的社會空氣,給古老的國度帶來了生氣,近代中國開始朝著現代文明的方向前進。奕訢也因為主持洋務,同洋人打交道,而被保守派戲謔為「鬼子六」。

三朝四罷黜 滄桑遍飽嘗

 在奕訢傳奇的一生中,人們似乎更津津樂道於他的宦海沉浮。他經歷過清朝的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在其中的三朝遭到四次罷黜,卻又五次被起用,可以說飽嘗盡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

 擅自矯旨 觸怒咸豐 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正月,皇位之爭終見分曉,皇四子奕(言+寧)繼承大統,成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七任皇帝。登上帝位的奕(言+寧)雖遵照先皇的遺旨封六弟奕訢為親王,但並不怎麼重用他。後來隨著形勢的發展,咸豐帝逐漸放開了對奕訢的任用,先是領侍衛內大臣之職,後又命奕訢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入主軍機後,又先後被授予宗人府宗正、宗令、都統、閱兵大臣等。在君臣、兄弟之間的關係變得相對和諧之時,發生了奕訢為生母討封一事,使得二者之間的關係再次僵化。

 在奕(言+寧)很小的時候,其生母就死去了,奕訢生母靜貴妃就擔當起撫育的大任。奕(言+寧)登基後,並沒有忘記撫育自己長大的靜貴妃,特為她上皇貴太妃的尊號。奕訢對皇貴太妃的尊號不是很滿意。在奕訢看來,皇上雖然不是額娘親生的,但額娘畢竟有「撫聖」之功,應該封皇后才是。

 咸豐五年(1855年)六月,太妃臥病不起。隨著病情一天天加重,孝順的奕訢心情也沉重起來。一日,咸豐帝到太妃寢宮探視病情,正好遇到了從寢宮裡匆匆出來的奕訢,便問詢起額娘的病情。奕訢趕忙跪下泣言到:「已篤!」意思是說只待晉皇后封號就可以瞑目了。倉促之間咸豐帝來不及回答,只是「哦,哦」了兩聲,表示已經知道了。隨後奕訢立刻趕到軍機處,傳達咸豐帝旨意。於是禮部官員根據禮制上奏請尊封皇貴太妃為康慈皇太后。咸豐帝沒有想到自己隨口「哦哦」兩聲,竟被奕訢看作允准之意。面對禮部官員的奏摺,又不便說明當時的情況,只好批准,但心裡大為惱火。在安奉好太后梓宮後,咸豐帝便迫不及待地發佈了一道上諭,指責奕訢辦理喪事「於一切禮儀,多有疏略之處」,解除全部職務,重回上書房讀書。奕訢辦理其母喪事,怎麼可能會有疏略之處呢?顯然是奕訢的擅傳旨意,觸怒了咸豐帝。年輕的奕訢為自己的輕率付出了代價,初次嘗到了被罷黜的滋味。

 位高權重 終丟王銜 咸豐十一年九月三十日(1861年11月2日),守衛森嚴的紫禁城裡發生了一場政變,這就是史書稱之為的「辛酉政變」或「北京政變」。政變一舉推翻了咸豐帝良苦用心安排的八大臣顧命制度,建立了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總其上,奕訢輔政覽其下的新體制。由於慈安太后對政事不太熱心,聽政裁決的大權主要掌握在同治帝生母慈禧太后手中。政變之初,慈禧羽翼未豐,經驗不足,不得不全面依賴奕訢。為籠絡奕訢,她以兩宮太后的名義授予奕訢一系列要職:議政王、首席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宗人府宗令、內務府大臣等,還把奕訢的長女接入宮中,封為固倫公主。奕訢集各種大權於一身,權勢和威望達到了其一生中最輝煌的階段。

 隨著慈禧掌政經驗的不斷豐富,想獨自駕馭政權的念頭便時時冒出,而有議政王身份的奕訢就成了慈禧專權的阻礙。更有時候,奕訢在與慈禧議政時還不注意小節,如太后說話聲音不大,奕訢沒有聽清,就請太后重述;遇到不同意見,還高聲抗辯一番。奕訢這些為國事而不拘小節的行為,在羽翼漸豐的慈禧太后眼裡都成了目無皇上、目無太后的放肆之舉。

 同治四年三月(1865年3月),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日講起居注官蔡壽祺上了一道參劾議政王的摺子。利用這道摺子,慈禧於三月初七日發出了罷黜奕訢的懿旨,詔旨大意為:蔡壽祺參劾恭親王一事,雖無真憑實據,必事出有因。恭親王議政之初,尚屬勤慎,之後變得妄自尊大,倚仗爵高權重,目無君上……每日召見,趾高氣揚,言語之間諸多取巧妄陳。凡此重大情形,姑免深究,恭親王著毋庸在軍機處議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預公事。

 奕訢罷黜的消息傳出後,在王公大臣中間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大家紛紛上奏發表意見。考慮到人心所向,在奕訢上了一道悔罪請安摺後,兩宮太后召見了奕訢,召見時奕訢伏地痛哭,無以自容。看到目的已經達到,兩宮太后隨即下諭著令恭親王「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無庸復議政王名目,以示裁抑!」奕訢恢復了軍機大臣的職務,但卻永遠失去了「議政王」的封號。

 犯顏直諫 惹惱同治 同治十三年(1874年),有一件事在同治帝和以奕訢為首的朝臣之間被鬧得沸沸揚揚,這就是重修圓明園工程。親政不久的同治帝一心想重修被英法聯軍大火燒成廢墟的圓明園,以此作為兩宮太后頤養天年之用;而以奕訢為首的朝臣從國家的內外形勢、財政收支狀況等角度考慮,認為現在不宜重修這麼勞民傷財的浩大工程。雙方激烈地爭議著,尤以同治十三年七月十八日(1874年8月29日)的朝議為最甚。這天同治帝召見諸臣,並當場拆閱兩天前奕訢、奕(言+環)等十重臣的聯名上疏。看了不過數行,同治帝便極不耐煩地說:我停工就是,爾等何須再饒舌?

 奕訢接過來答道:「所奏尚多,不止停工一事,請容臣宣誦。」接著便把奏摺中的陳述諸條講讀,並反覆指陳。

 年輕的同治帝覺得威嚴和自尊受到了漠視,再也忍受不住了,大怒到:「此位讓爾,何如?」

 奕訢受到了搶白,不便再言。醇親王奕則接著邊哭邊諫,說道戒微行一條,同治帝便問從何處聽來的傳聞。奕(言+環)將時間、地點,一一據實講來,同治帝大窘,一時語塞。

 二十七日(9月7日),同治帝單獨召見奕訢,再次問詢微行一事聞自何人。奕訢只得說是臣子載澂所言。同治帝知道無法賴帳了,不再言語,但心中已燃起報復之火。二十九日(9月9日),在君臣達成一致,停修圓明園工程,改修三海後,同治帝讓內廷送出一份早已寫好的硃諭。這是一道嚴懲奕訢和其子載澂的上諭:革去恭親王世襲罔替親王稱號,降為不入八分輔國公,開缺一切差使,交宗人府嚴議;載澂革去貝勒郡王銜。第二天,同治帝又發下經更改的硃諭,大意為自親政以來,恭親王每於召對時,言語諸多失儀,加恩革去親王世襲罔替,降為郡王,伊子載澂革去郡王銜貝勒。

 看到同治帝越鬧越不成樣子,八月初一日(9月11日)兩宮太后御駕弘德殿。此時同治帝長跪於下,兩宮太后流著淚說:「十年以來,沒有恭王何以有今日,皇帝少不更事,昨諭著即撤銷。」同治帝懲處奕訢的上諭被扣下,留中不發。八月初二日(9月12日),兩宮太后又專門頒發懿旨,賞還奕訢及載澂的爵位。

 此次罷黜,從開始到恢復,總共也就兩日,好像一齣滑稽劇。奕訢雖然成功地阻止了修園,但卻無形中加深了同慈禧和同治帝之間的矛盾,預示了其以後的道路不會平坦。

 甲申朝變 居家養疾 光緒十年(1884年),年逾半百、體弱多病的奕訢遭到了其人生中的第四次罷黜。事情的起因源於法國對清朝藩屬國越南的侵略。清朝一直以來都是越南的宗主國。面對法國侵佔越南,危及中國西南邊疆的形勢,清朝中央政府也高度關注著事態的發展。

 作為軍機首領的奕訢,或許是因為體弱多病,或者是因為多次的罷黜已讓其失去了稜角,對戰事持曖昧、消極的態度,既不願言戰,又不敢言和。

 光緒九年年底,中法軍隊集結在越南的山西、北寧一帶。經過交戰,山西和北寧相繼被法軍佔領。消息傳到北京,清廷大為震驚。御史們紛紛上摺要求追究戰事失敗責任。誰來承擔戰事失敗的主要責任呢?慈禧想到了奕訢。恰在這時,肅親王豪格的後代盛昱上了《疆事敗壞請將軍機處交部嚴議》摺。以盛昱本意,是想借此督促軍機處官員振作精神,沒想到給慈禧提供了一次機會。

 慈禧先將摺子留中不發。在支開奕訢後,三次單獨召見奕(言+環),密談撤換軍機大臣事宜。光緒十年三月十三日(1884年4月8日),從東陵祭奠歸來的奕訢和眾位軍機大臣在等待召見的時候,領班軍機章京傳來太后懿旨。諭旨加給奕訢等人的罪狀是:軍機處為內外用人的行政樞紐。恭親王奕訢等人,開始尚小心匡弼,之後便委蛇保榮,近年爵祿日崇,因循是甚……諭旨最後宣佈將奕訢為首的軍機處全部革職。奕訢被革去一切差使,撤去恩加雙俸,令家居養疾。

 短短幾天時間內,羽翼已豐的慈禧太后就完成了對清朝中樞機構軍機處人員的大變動,手腕乾淨利落,措施果斷。改組後的軍機處為醇親王一派人物所掌控。光緒十年(1884年)為農曆甲申年,這次清朝中央重大的人事變動,史稱「甲申政潮」。

 關於這次罷黜,後人總結認為中法戰爭只是誘因,根結在於慈安太后死後,慈禧獨當權,奕訢雖謹慎奉事,終沒能盡阿諛奉承才遭此一黜。

 光緒二十四年的四月,帶著對大清國未來深深的憂慮,恭親王奕訢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關於對他的評價,當時在華的外國人稱讚他為大清國的頂樑柱;後來的史家則說如果沒有奕訢,清王朝都不用等到辛亥革命就會壽終正寢。他一生雖幾遭罷黜,但命運的多劫和坎坷並沒有泯滅他的忠誠謀國之心,他畢生都在盡全力維護王朝的穩定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實在算得上是愛新覺羅氏中比較有作為的好子孫。

 倏忽230載,恍若煙雲。時間抹不去歷史的足跡,那些靜靜矗立的園林建築,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恭王府的歷史;府內的每一處景觀,都在向我們講述著一個故事,讓來到這裡的觀眾感受著多元文化的內涵。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王府風釆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