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魯特琴的前身烏德琴,至今最古老的已有5000年歷史,現存放於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內。(法新社)
文:麥 琛
伊戰炮火以及其後的混亂局面,使巴格達作為古阿拉伯及伊斯蘭文明中心的璀璨輝煌黯然失色。長此以往,恐怕這個多元文化世界的其中一元半元就此永遠消失–因為,文化的優雅與戰爭的醜惡是磁針的兩極,南轅北轍背向而走。
儘管演繹方式方法有所不同,音樂毫無疑問是一種無國界語言。
傳說,撥弦樂器最早源自中東兩河流域米索不達米亞的烏德琴(Oud,源自阿拉伯語「木頭」,或古波斯語「弦」),由《聖經》所記載人類祖先阿當之孫發明。大英博物館的館藏圖刻,顯示烏德琴雛形可追溯至5,000年前。烏德琴出現後迅速傳遍阿拉伯以至全世界,不論東方的琵琶還是西方的結他,都是它的衍生品。
戰曲奏起 知音卻步
烏德琴的嫡系「進化版」為魯特琴(lute),文藝復興時期於歐洲大行其道。時而至今,則是一種保留古風的非主流樂器。與結他等現代樂器不同,魯特琴並無量產,全是來單訂造,由工師複製古代流傳下來的琴樣而成;巴格達就是一個雲集魯特琴工師與樂師的演奏中心,至少曾經如是。
「當一名樂師目睹血流成河的殺戮,身處血肉橫飛的轟炸之間,無論他怎樣彈奏都不可能改變慘淡的氣氛。」魯特琴樂師阿布達里輕嘆無奈:「戰事只會使樂師更加抑鬱,摧毀一切演奏音樂雅興。」
巴格達生產的魯特琴質量上乘,甚至連舊政府也因恐怕技術外流而限制出口。從前,世界各地不少魯特琴樂師會專程前來巴格達,希望覓得一把好琴。戰事爆發後,由於局勢動盪,治安日壞,伊拉克比以往更與世隔絕。自此再沒有人前往購琴,整個造琴手工業日漸步向死亡。
文化淪陷 遍地死寂
「曾經這裡不時會有外國訪客。看著伊製魯特琴外銷全球,看見人們把我國當成傳統與文化之國,實在是無上光榮。」製琴工師阿布達里對法新社記者說。
琴店位於巴格達的市中心,這裡從前是樂師、學生與旅客的聚腳地。現在牆上仍然掛著大小不同的精緻樂器,只是再有人氣,外頭的市街仍是死寂一片:「人們不敢來,因為這裡毫無安全可言。」
需求下降,價格下跌之餘,連造琴也出現困難。戰爭導致物資緊張,也破壞基建,使電力和原料都短缺。「從前我每個月可以造琴兩把,現在僅能造一把。」
舊政府倒台了,卻不代表有效運作的新政府能自動出現。在半無政府狀態下,抑壓已久的宗教仇殺霎時四起,阿布達里害怕連魯特琴文化也會被抹殺。「我有15名學生,其中一些已個多月沒見。從前我們會在周五安息日相聚,但現在由於戒嚴,他們打電話給我說不能前來了,我也了解他們的情況。」
臨時政府在安息日的上午11時至下午3時實施戒嚴,禁止汽車在市內街上行走,為的就是防範日益猖獗的宗教暴力,這些襲擊源自互為敵對的遜尼派及什葉派伊斯蘭教徒。
槍林彈雨 琴聲救贖
即使不直接傷害人身,風聲鶴唳的氣氛環境也容不下清麗脫俗的純音樂。「有時,我的學生告訴我說,他們不能帶琴在街上行走,他們不單害怕被殺或被擄,也感到與四周格格不入。」阿布達里解釋說:「他們說:『這裡烽煙四起,炸彈橫飛,而我卻提著琴四處走,這好像有點不太合乎道德……』」
不過,人們仍然心存昐望。阿布達里認為,現在已是惡劣的極點,將來只會變好,不能再壞:「真主保佑,希望一切快點回復正常。願伊拉克人民得到祝福,願魯特琴這項傳統樂器早日回復昔日的光輝。」
如果人人都如阿布達里所想,子彈炮火最終將會靜止,然後琴弦震動經琴鼓和鳴後放大的魯特琴音,就會在它的發源地再次響起,進入人的心靈,洗滌仇恨,讓靈魂得到恬靜安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