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0月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洗袋買一袋 捱餓愛名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0-09]
放大圖片

本報記者 黃慧珊

 學校區、名店街和青年「蒲點」已成為展示名牌手袋的舞台,不難遇見青年人背戴著國際名牌手袋「貓行」(Catwalk),逾4千元手袋視作書包,天天新款,「有錢就買;無錢就碌卡」令時下盲目追捧名牌的青年逐步沾染病態性「購物狂」。有專責輔導債務的社工指出,近年購買名牌致負債的個案有年輕化跡象,有人因此欠下過百萬巨債,更有人因此而破產。

 名牌成為時下部分青年身份的象徵,對他們而言,個人形象和價值源自身上所穿所背的名牌產品,名店區總聚集大批慕名而來的青年,名牌亦是他們的圈子一個討論熱點。單是網上討論區,都不難發現他們每天在交換名牌潮流和購買的心得。

「打腫臉充胖子」居多

 他們熱烘烘的討論、瘋狂的購買行動,令打工一族感到不可思議甚至提出質疑。在討論區內,有打工族留言說:「點解現在的學生又名牌袋、又先進電話,為甚麼這樣有錢?」亦有人問:「現在的細路,只10多歲就有錢買名牌,為甚麼?」

 青少年表面風光的背後,原來是「打腫臉充胖子」。對名牌的佔有慾令他們無法自拔,節衣縮食甚至負債纍纍只為一個手袋。以18歲的阿麟為例,他剛剛完成中五會考,暑假期間在住所附近一間包膳食的卡拉OK工作,月入6,500元。平日就過著隱閉的生活,謝絕所有社交,完全不容自己花一毫錢。

千金散盡 認為升格

 「死慳死抵」蓄下來的「血汗錢」在一個多月後,如「倒水」般花光,購買了價值5,850元、差不多相等他整月薪金的名牌斜柏袋,他不違言每個月只花費數百元才能儲夠錢:「在網上一看見便覺得很喜歡,所以沒想太久便決定買下。」千金散盡為奪心頭好,縱使擁有該手袋後未見得「整個人升了格」,亦要付上犧牲,但他這樣安慰自己:「無晒錢,我除了上班外,幾乎足不出戶,買了新袋後亦沒有帶它出來見人,但自己喜歡便足夠。」

沾染惡習 手尾長矣

 明愛向晴軒「智慧理財及債務輔導計劃」督導主任郭志英表示,花光整份薪金購買名牌亦是病態之一:「明知自己不能負擔都強行購買,這樣不健康。」近年在學青年因欠債而向她求助的個案增多了,雖然仍是少數,不過亦有年輕化的趨勢。她認為,購買名牌有如吸毒一樣「十分長手尾」,曾有人試過因購買名牌而欠下百萬巨債,亦有人因此而破產:「明知已欠下大筆卡數,仍然不停的買、買、買,他們根本控制不了自己。」

 郭志英表示,病態購物狂多因感覺空虛,或期望以購物發洩情緒,以至控制不了的地步,有的甚至因此欠債纍纍、買到家裡沒空位仍不罷休,部分更只享受購買過程,買完後便放在家裡不用。

兼職買名牌亦不恰當

 她不贊成父母購買名牌給子女,更認為青年人為購物而於課餘做兼職亦不恰當。她提醒家長,社會上充斥著太多名牌廣告及誘惑,要自小培養子女的理財觀念,教導他們儲蓄及捐獻,以防止他們過於沉迷購買名牌。

扮闊太當水客 赴歐狂掃

 【本報訊】(記者 黃慧珊)想滿足無限的購物慾,而又不想有「找卡數」的後顧之憂?選擇參加「名牌水貨團」是其中一條捷徑。近年有一些家庭主婦、大學生紛紛參加水貨團,扮顧客到名店買名牌手袋回港,然後再轉售日本,趁機賺取外快兼免費歐遊。不過近年LV等歐洲名店漸趨「守衛森嚴」,售貨員已將港人列入黑名單,要買走10個8個手袋已屬天方夜譚,買家唯有「扮鬼扮馬」以求博取售貨員信任。

水貨團招攬「過癮者」

  穿著低胸晚裝連身裙、戴上家裡最名貴的鑽石腕錶及珍珠頸鍊,不是要去赴甚麼宴會,而是到法國LV旗艦店與售貨員鬥智鬥力!專營辦水貨團的Joey表示,4至5年前是水貨業最興旺的時候,招攬數名港人「包衣包住包機票」到歐洲,穿州過省扮旅客購買名牌手袋,運回香港後,再轉售至日本市場,由於繞過名牌手袋的總代理,售價較低,故深受日本人歡迎。

 她指出,過去全港起碼有幾十個單位在「走水貨」,但由於名店嚴打水貨團,收緊規則限制客人購物數量,以手袋為例,現在每人只可購買兩個。同時名店的售貨員對香港客特別小心,若有跡象被他們感覺是水貨客,可隨時下逐客令。

名店設防 記錄購貨量

 Joey表示,過往有港人在歐洲名店購物時被「請」以信用卡限量結帳,目的是記錄該客人的購貨量,然後通報各分店,以防客人在其他分店「超額」買貨。連翻打壓下,現時仍從事該行業的不超過5間公司:「以前帶水貨團,團友只需買一個袋,便大家有錢分,現時他們要替我買11至13萬的貨品才能回本。」

 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7年來Joey曾扮演跟隨丈夫出差的闊太、揮金如土的富家女等不同的角色,當中以一個扮相令她的成績最為彪炳:「曾試過一次帶水貨團,團中的司機亦想出一分力,於是我著他穿上全身黑色的西裝,扮成我的保鑣,店內的售貨員都顯得信以為真。」最後她贏得店內售貨員必恭必敬的服務,及成功在店內購買21個手袋。

二手水貨店 月賣千手袋

 【本報訊】(記者 黃慧珊)本港名牌專門店價錢「企硬」,且不設折扣,對經濟能力稍遜的年輕人和基層文員而言,要滿足名牌佔有慾惟有向二手店埋手。有售賣水貨及二手貨的連銷店表示,客人貪新鮮,經常將二手名牌手袋「套現」後再買另一款式,令二手名牌手袋貨如輪轉,有關店舖亦門庭若市,每月賣出近千個手袋,更勝全新的水貨。

喜新厭舊貨如輪轉

 米蘭站店長Tony表示,售賣名牌水貨的連鎖店一般會托買手到歐洲入貨,款式通常能緊貼歐洲市場,深得喜愛追款的年輕人及女性歡心﹔加上名牌專門店多數沒有折扣,令到以折扣招徠的水貨連鎖店便更受歡迎。不過他表示,香港人始終比較「花心」,手袋用了約一個月便想更換另一個款式,令二手市場仍大行其道。

一個袋可賺多次錢

 「不少人買了手袋後一個月便拿回來賣,手袋依然新簇簇,所以好好賣。」他表示香港人現在已不介意購買二手名牌袋,因為可以不用花太多金錢,便能不斷換轉手袋款式;以其銅鑼灣分店來說,每月賣出逾千個手袋當中,有80%是二手:「二手的利潤較可觀,因為只要個袋不爛,同一個袋我便可以賺好多次錢。」

學者:病態購物源自焦慮

 【本報訊】(記者 羅敬文)香港臨床身心行為學家李寶能表示,病態購物狂常多出現在女性身上,她們會藉購買行為釋放內心的不安情緒,從擁有物件增加安全感。他續稱,患者會因購物成癮不能自控、難以自拔,影響自身的財政,甚至因使用信用卡導致周身債。

女性居多 增「擁有感」

 病態購物乃是透過重複購買相同或類似的物品,以增加安全感。李寶能接受訪問時稱,有病態購物的以女性居多,因內心的焦慮不安,會藉購物釋放內心的壓抑,購買的物件往往多於所需,以增加「擁有感」帶來的安全感。

 物質和消費主義大行其道。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表示,本港商業社會主導,鼓吹消費文化,父母也願意從金錢、物質上滿足子女的需求,使社會瀰漫著一股重視消費和物質的風氣,子女耳濡目染之下更崇尚名牌和物質生活。他建議限制廣告的時段,減少青年受到的影響。

病態購物狂病徵

  不購物會渾身不自在

 買了回家不用,只亨受購買過程

 提不起興趣參與其他活動

 欠債

 不停看最新的潮流雜誌,而且立即購買最新款

 不顧收支平衡

 購物程度已超出自己所能承受

 不同階段的徵兆表現  徵兆

 第一階段 無故出外逛,不一定要花費金錢。

 第二階段 從不必要的購物減壓,建立安全感。

 第三階段 重複購買相同或類似物品,購物成癮難自控。

資料來源:明愛向晴軒「智慧理財及債務輔導計劃」督導主任郭志英及香港臨床身心行為學家李寶能

防止子女沉迷名牌貼士

  自小培養儲蓄習慣

 父母應以身作則,不濫用名牌物品

 不應教導子女以金錢衡量人的價值

 應教導子女捐獻給有需要的人

 教導子女不應「先使未來錢」

 資料來源:明愛向晴軒「智慧理財及債務輔導計劃」督導主任郭志英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