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0月3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三峽蓄水引地震惹爭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0-30]
放大圖片

 ■這是三峽156米蓄水目標實現後的三峽水庫壩上風光(10月29日攝)。三峽實現156米蓄水目標後,三峽大壩壩上平湖盈滿秋水,碧綠如翠。 新華社

 【綜合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海巖、駐武漢記者俞鯤29日電】在三峽大壩完成156米蓄水後,湖北省隨州市三里崗附近連續發生4級以上地震,這也是20多年來發生在湖北境內的最大地震。對於外界懷疑是三峽蓄水誘發此次湖北地震,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陳雲泰今日表示,目前還不好肯定或否定地震是因水庫誘發,尚需進一步觀察分析。中國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則稱,蓄水初期微震頻率會有所增加,時間一般在半年左右,然後逐漸減少,趨於正常。

 科學研究已清楚表明,修建大型水庫一定會誘發一定程度的地震,此前三峽水庫亦有一些地震紀錄,因此通常都挑選在地質比較穩定的地方修建水庫,但仍會誘發小一點的地震,但不存在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

大型水庫會誘發地震

 據湖北省地震台網測定,10月27日18時52分04秒,在湖北省隨州市三里崗附近發生4.7級地震。此次地震震中地區震感強烈,個別土坯房倒塌,小部分房屋開裂。震中周邊地區襄樊、鍾祥、荊門、荊州、宜昌、天門、武漢、黃陂等地有感。其後當地又續發至少50次微震。10月28日13時,隨州市三里崗附近再次發生4.2級餘震,震中區震感強烈。

 這次地震是20多年來發生在湖北境內最大的一次地震。據地震專家稱,除有明顯的震感外,本次地震不會給宜昌以及三峽大壩帶來破壞性影響。

 中國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三峽水庫蓄水至156米水位後,對大壩地質條件的穩定無不良影響。曹廣晶說,三峽水庫水位提高後,地質構造應力重新調整,由此會引發地質條件的變化,如庫區局部崩岸、微震等,但從三峽大壩的設計標準以及實際監測的結果看,這種地質條件的變化是十分微小的,既不會構成大的地震,更不會對大壩安全造成不良影響。

蓄水以來微震145次

 他說,由於有了135米水位蓄水的經驗,有關部門已基本摸清了一個規律,即蓄水初期微震頻率會有所增加,時間一般在半年左右,然後逐漸減少,趨於正常。

 曹廣晶透露,2003年6月三峽工程蓄水至135米,三峽庫區監測到大小地震上千次,最大震級為里氏3級。但他表示,三峽水庫經過長時間積累後,庫區地震將逐步減弱直至消失。

 據湖北省地震台網、三峽數字遙測台網和湖北省地震局現場流動台網測定結果顯示,自蓄水以來三峽庫區發生能定位的地震145次,其中最大地震2.5級,沒有造成危害,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未出現異常現象。

專項防治地質災害

 曹廣晶說,三峽工程是按應對7級地震、設防8級地震的標準設計的,這種微震不會造成不良影響。即使有一般性的地震發生,也不會影響到大壩的安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三峽工程總工程師鄭守仁表示,三峽庫區是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崩岸等頻發地區,水庫周邊開挖的高切邊坡亦是一大問題。國土資源部資料顯示,三峽庫區有40億立方米的崩滑體,目前已設置專業監測122處,群策群防1,897處,潛在危險人口達30多萬人。在三峽的工程設計中,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一直都是各階段的重點工作,目前已經開始專項治理,比如156蓄水後的四期地質災害防治等。必須通過預報警預報系統的健全,降低地質災害的造成的損失,確保庫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