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1月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同仁堂擬港產5中成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04]
放大圖片

 ■左起,北京市國資委監事會主席田雲龍、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中聯辦副主任郭莉、北京同同仁堂董事長殷順海、香港衛生署署長林秉恩、全國政協常委黃光漢出席同仁堂大埔工業村工廠落成典禮。本報記者卓建安 攝

本報記者:卓建安

 仁堂科技(8069)旗下北京同仁堂國藥公司在香港大埔工業村設立的製藥廠,昨日舉行落成典禮。該廠希望於明年上半年獲得香港衛生署GMP論證以及部分新產品的註冊申請,初期計劃在港生產5種中成藥,並擬與香港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開發新藥,譬如腫瘤和心血管藥等。

 同仁堂科技母公司北京同仁堂集團副總經理、北京同仁堂國藥總經理丁永玲昨日出席廠房落成典禮時表示,同仁堂國藥在大埔工業村設立生產及研發基地的投資額達1.8億元,涉及的建築面積達1.05萬平方米,包括完全按照GMP標準建設的廠房8000平方米,可生產8種中藥製劑,包括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散劑、蜜丸、水蜜丸、濃縮丸和蜜膏,年產值可達4億元。

年產值兩年內可達4億

 北京同仁堂國藥總工程師劉士義亦表示,該公司在大埔設立的該生產研發基地,初期計劃在港生產5種中成藥,包括牛黃解毒片、六味地黃丸等,預計需要一至兩年才可達到年產值4億元。該基地計劃聘請70多名員工,目前已招聘10多人,約三分一為本港員工。

 劉士義還透露,同仁堂國藥還計劃與香港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提高同仁堂的製藥水平以及開發新藥。目前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首先在液體製劑的沉澱方面進行研究,他說,有關合作計劃投資額不大。

出口比例冀五年內達10%

 丁永玲說,同仁堂在香港設立生產研發基地的原因包括:同仁堂品牌在港甚受歡迎,而香港亦開始實施中藥註冊制度,因此有需要在港設立製藥廠;希望以香港為跳板拓展國際市場,特別是東南亞市場;香港對中藥產業的支持,為中藥生產研發提供配套及資金支持。她表示,目前同仁堂集團出口的比例僅佔5%,希望在未來三至五年內將出口比例提升至10%。

生產自動化具競爭優勢

 對於在港設立製藥廠如何解決成本問題,劉士義表示,香港成本比較高主要是員工的工資較高,而水、電費甚至較珠三角一些地區更便宜。他說,在港設立的製藥廠由於生產線自動化程度很高,聘請的員工數量不多。

 對於同仁堂科技以及其姐妹公司A股上市的同仁堂股份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業績下滑,丁永玲表示,其主要原因是內地中藥市場競爭激烈,以及市面出現假貨有關。另外,跟稅務優惠取消也有關。她預計,明年內地中藥市場競爭仍將激烈。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