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1月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山東大學教授:港不是「文化沙漠」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08]
放大圖片

 ■山東大學教授黃萬華

 在內地人看來,香港經濟的繁榮背後似乎一直無法擺脫「文化沙漠」的印象。不過,山東大學中文系黃萬華教授卻認為,此說法已屬過時之談。他潛心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數十年,認為溝通雅俗的開放性香港文化,其實早已成為中國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

黃萬華教授解讀現狀

 以文史見長的山東大學,旗下文學院教授黃萬華在教學和研究中,一直把香港文學作為一個重要的關注點,他的《1945~1949年的香港文學》等文章都試圖從不同側面解讀香港文學。對於香港被稱為「文化沙漠」,黃萬華表示已屬偏頗的論調。他說:「香港影視、動漫等消費文學比內地發達,或許掩蓋了純文學的存在,但文化不等於純文學,香港文化中其實有許多溝通雅俗的地方。」 

積澱雖薄 溝通雅俗

 在他看來,香港這個彈丸之地能擁有眾多一流大學,就不可能成為文化沙漠。他認為,「北京、上海、香港、台北都提供了不同的文化範本,分別與傳統文化在不同側面上聯繫著,各有其不可替代性。」他說雖然香港本身的文化傳統和積澱相對薄弱,但其實是有一種溝通雅俗的特點。王家衛的電影就是典型的雅俗貫通,「如果因此視香港為文化沙漠,那所有的都市文化都有可能是沙漠。」

張愛玲起點是香港

 談及「張愛玲研究熱」時,黃萬華不無惋惜地說:「張愛玲上個世紀50年代以後的創作,對於完整認識她的價值很大,而那段時間創作的起點就是香港,可惜學界關注遠遠不夠。」他說,張愛玲的長篇創作、電影劇本寫作、作品改寫和古典文學的研究都是在香港開始著手或思考的,而她在香港大學求學的一段經歷,也與日後創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可以說,香港的獨特氛圍造就了50年代後的張愛玲,也使其成為香港大文化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雖然經費有限,黃萬華赴港交流的機會不多,「上一次去香港,還是幾年前參加中文大學的一次會議」,但他對於兩地教育機制和培養模式的差異也深有體會。對於近年來港校重視爭搶內地「尖子」,他認為是開放的體現,同時內地學生赴港讀書的表現也可圈可點,表明內地培養的學生同樣優秀,這種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無疑有助於香港文化的發展。

近10年港文學略遜

 不過,黃萬華也感歎近10年來香港文學確實乏善可陳,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幾乎沒有產生很有影響的作家作品,而同期的台灣文學也存在同樣問題。究竟如何評論香港文學,「文化沙漠」與都市文化先鋒代表的爭論何時能休,他認為還要「再過50年」。■本報駐山東記者楊奕霞、實習記者于永傑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