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傳說海神廟是從海底推到海上的。
撰文︰林 豐
台灣的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文,曾經多次公開讚美印尼峇里島是人間世外桃源,他更被「桃園」誘發靈感,創出在世界各地享譽傳頌的「九歌」舞劇——描述古時盛世桃源的舞蹈表演。
提到峇里島,大部分朋友的腦袋自然浮出當地明媚的風光畫面,冷落了待在島上已久的傳統廟宇。峇里島四處充斥著沖浪板、高級度假飯店、時尚餐廳和精品店,其實有許多傳統的慶典和宗教活動正進行中。
印尼南峇里最富盛名的傳統廟宇的風景區是海神廟(Tanah Lot, Tanah是土地的意思,Lot就是海。),它的來歷最富傳奇。在十六世紀,印度僧侶尼羅撒在南峇里海岸冥想時,用盡力量,結果把海神廟從海底推到海上。
正因如此,尼羅撒決定把這座海神廟獻給海中之神。
在海中,波浪沖擊所形成的陡峭礁岩上,海神廟屹立其中,保祐世世代代峇里島居民的平安。不過,礙於近年海水侵蝕作用加劇,海神廟也因此而差點兒遭殃。幸好,得到日本政府及時伸出援手,展開古蹟維護計劃,使海神廟得以保存下來。
不說不知,在退潮的時候,遊客可自由步行至神廟區,讓僧侶用海神廟底層的聖泉水為你祈福。除了僧侶外,一般人是不可以進入海神廟中。
如果你到訪的時候正值漲潮,無緣走進海神廟,大可以到海神廟附近的Pura Batu Bolong寺廟,通往這座寺廟的路上,它遠看像是一座拱門,顯然這裡也曾遭受到海水侵蝕的另一「災區」。
峇里島上的海神廟,替居民創造了很多工作的空間。進入海神廟兩旁的道路上,盡見一攤攤、一檔檔的小商販,售賣的貨品包括有為旅客解渴的椰青、家中擺放的海貝飾物、峇里傳統的小吃與藝飾等,替海神廟注入了生命力。
假如希望在旅程多加一點點剌激,可以徒手擁抱近十多尺長的大蟒蛇,感受大自然的脈博舞動,又或者可以在海神廟上的沿崖岸邊上,觀賞一個緊接一個翻天巨浪的景色。
落日時分,海神廟的剪影與染紅的天空,令人一見傾心。若然擁有一個悠長假期,峇里島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