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2月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神州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廣博人脈化優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2-01]

——金融市長戴相龍  .吳明華.

 03年初,當戴相龍剛到天津時,獲得了天津市民熱烈的歡迎掌聲,但這第一次掌聲中難免夾雜著爭論和質疑。而此後3年多,當一次次掌聲響起時,它的背後越來越多的是對天津復興的振奮,以及對這位引爆天津新一輪高速發展的「金融市長」的肯定與讚許。

 當戴相龍揣著國家開發銀行500億元的信貸資金和一份7,000億元的5年投資計劃履任天津時,迎接他的是天津最熱烈的掌聲。一時間,坊間紛紛傳言:「天津來了個財神爺」,言語中充滿了對這位原央行行長的期待。

「財神爺」來了

 曾經是北方最大經濟中心和工業城市的天津,在改革開放初期經濟增長一度陷於停滯狀態,雖然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增長速度加快,但在全國大城市中的經濟地位卻不斷下降。多年的緩慢發展使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積累了太多欠賬,要實現復興,天津無疑需要巨量的資金。

 面對這樣一個融資難題,換任何一個人都會頭痛不已,但擺在一個前任央行行長面前,似乎並不是什麼難題。在戴相龍上任後的短短半年時間內,中國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合計為天津市提供了總額達1,100億元的銀行信貸。

 然而,戴相龍並不願意強調這是他的個人作用。天津有關專家也認為,銀行業主要還是看中天津的發展前景和商業機會,但戴相龍在金融界具有廣博的人脈和深厚的影響力,這是其他地方領導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這一優勢可以轉化為巨大的銀行信貸支持。戴相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坦承:「這個也不能不說有一定影響,因為他們了解我,他們甚至認為我去了以後可能更放心,因為我不會亂用錢。」

天津「大工地」

 巨額的信貸資金不僅給天津基礎設施建設以巨大支持,同時也起到了示範效應,各種社會資金和境外資金紛紛跟進。2003年,天津社會資金佔市政基礎設施總投資不足30%,而兩年後這一比例則達到了70%,2005年投資總額為500億元。巨額投入給天津帶來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在市民看來,近年來天津就像一個「大工地」,到處都在施工。

 與此同時,爭論和質疑也隨之而來。如此大規模地搞城市建設會不會與中央的宏觀調控背道而馳?會不會帶來房地產泡沫以及巨大的金融風險?正當經濟學家們擔心天津將來能否償還貸款,並忙於計算天津固定資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回報率時,戴相龍卻有著自己的獨特思路。他曾公開承諾:「我不會用過量的貸款創造政績,而給天津市和我的後任帶來沉重債務負擔。」(一)  ■摘自《決策》雜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神州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