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2月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大國崛起:中國如何培養理性精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2-04]

邱震海博士 鳳凰衛視評論員

 中央電視台十二集電視片《大國崛起》播出後,引起熱烈反響。筆者日前在另外的評論文章中,將大國崛起之路劃分成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其中,第一次現代化主要集中物質層面,又可分為高速發展階段和平衡發展兩個階段;而第二次現代化則集中於制度和精神層面,尤其包括對民主精神世界的梳理和自我文化更新。筆者認為,就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和現狀而言,實際上尚處於第一次現代化的第一個階段剛剛結束的時期。

 觀點提出後,引起觀眾和讀者的一些反響,主要是和筆者討論精神現代化如何展開,尤其是民族精神世界如何梳理的問題。眾所周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也不乏沉重的負擔,以致阻礙了自身對現代文明思想的吸納。梳理民族精神世界需要尋找一個可以操作的突破口,而這一突破口則是理性精神的建立和培養。

西方理性精神:起源、演變、解讀

 《大國崛起》播出後,引起的不同反響中,有兩種傾向值得關注:一是認為大國崛起的經驗顯示,只有西方民主機制才是成功之本;而另一種則認為電視片偏向西方和忽視八國聯軍等暴行。這兩種解讀其實都過於簡單化和表面化,西方大國崛起背後的成功因素,抑或成功因素背後的某些精神,才是今天處於崛起期的中國國民所需關注的,其中包括分享權力和尊重遊戲規則的妥協精神和法治精神,而其背後更為深層的因素則是從古希臘時代就影響西方的理性精神。

 從希臘開始就影響西方的理性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知識,而非對信仰的追求,這直接導致了西方知識界懷疑能力的發展,亦即所謂「讓天空出現裂縫」;二是對終極知識,而非僅現實謀生手段的追求,這在相當程度上發展了西方知識界的思辨性和穿透力;三是對情緒的剝離和超越,西方精神傳統中的妥協、秩序、法制、民主等元素很大部分即來源於此;四是對人體和藝術的讚美和迷戀,這在後來逐漸發展出了對個人自由的追求、對生命尊重、對人的尊嚴的再尊重。

 古希臘理性精神對西方世界的影響,見之於今天英國、法國和德國的許多精神財富。因此,探討導致西方成功的精神元素,不能不最後歸結於從古希臘開始的理性精神。當然必須承認,在西方崛起的過程中,伴隨著對外擴張乃至侵略和掠奪;但在導致西方成功的因素中,尤其是資產階級革命和人道主義運動之後,有兩個值得關注的合二為一現象:一是理性精神與擴張精神的合二為一;二是人性弱點和自我更新和超越能力的合二為一。在觀察西方成功因素的同時,切忌簡單化思維,從而或照搬或全盤否定西方經驗;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於學習西方文化中的理性精神。

大學:中國培養理性精神的關鍵

 眾所周知,東方文化傳統中,素來缺少對法制、自由和尊嚴的遵從或追求,其追根溯源還是源於東方文化中素來缺乏理性精神,而理性精神的缺乏則來源於東方哲學不窮盡終極學問,而僅滿足於對人際關係或社會關係的探討,因而缺乏思辨性和穿透力。

 西方的理性精神導致了西方一系列精神和科學層面上成功因素的產生,並保證了最近幾百年西方世界的崛起。但理性精神與其說是一種精神,還不如說更多的是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歸納起來就是:培養對終極知識的追求興趣及隨之而來的懷疑能力、強調直達問題核心並剝離其周邊的情緒化因素、超越並克服自身(包括民族文化上的)弱點、強調實證而非感覺等。

 最近百多年,尤其是最近二十多年,中國學人負笈西方早已不計其數,所獲得的西方理性精神養料實際上已有萌芽,只不過未經過系統整理和推廣而已。這其中,中國的大學應該可以發揮更多、更好的作用。中國的大學如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學,亦即不但培養一流的專業人才,更培養一流的人文精神,大學校長們責無旁貸,而且要更多地從教育家,而非政府官員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