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2月1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熱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保護期滿 車業壓力未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2-14]
放大圖片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實習記者 朱文佳、唐湛嫣 記者 金玥玨

 中國入世五年保護期結束,中國民族汽車產業將開始直面海外巨頭的挑戰。業內專家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隨著外國品牌進軍內地市場的步伐逐漸加大加快,民族汽車產業的劣勢將進一步顯現出來,中國汽車業的前路令人關注。加強培育自主品牌的研發能力及開拓中低檔車市場,是中國汽車業走出困境的一條出路。

 根據中國政府的入世承諾,汽車進口稅率在過去五年中逐漸下調,原來70%至80%的關稅,自今年7月1日起已下降到25%至28%,汽車零部件的平均關稅也從原來的28%下降到了10%。上海國際汽車城發展公司副總經理單春榮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入世以前中國的汽車工業受到政策保護,市場上可選擇品牌不多,所以引進一款車型,生產17年就能熱銷17年,而這種情況今後將不復存在。

關稅降低 市場競爭更烈

 單春榮說,關稅調低以後海外巨頭必定會加快進入內地市場的步伐,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的進口數量增加,市場上參與競爭的品牌也會增多,因此每個汽車款型的生命週期會縮短,這就使內地本土汽車工業的研發面臨巨大挑戰,逼迫汽車業加快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然就會淹沒在洶湧而入的進口品牌中。

研發不足 自主品牌寥寥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WTO研究學院副院長邱貴溪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也說,研發是內地民族汽車產業所面臨的大問題,中國不僅缺乏自己的研發成果,自主品牌也只有奇瑞、紅旗等寥寥幾個。之前上海汽車工業集團推出的榮威,雖然號稱是自主品牌,但實際上不過是買了英國人的研發成果。至於上汽經營多年的大眾和別克兩大品牌,也是在為他人做嫁衣裳。

滬汽車城 明年基本建成

 把汽車工業作為支柱產業的上海,對於這些挑戰早有準備,於2000年即開始規劃打造一個汽車工業城,來實現汽車產業的集聚效應,集中發展民族汽車產業的研發能力。這個位於上海西北郊嘉定區的國際汽車城從2001年開始破土動工,預計將於明年基本建成。

 單春榮說,上海國際汽車城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產學研相結合,未來兩年上海國際汽車城將把培育汽車科技研發功能列為重中之重,加快智力開發和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將建造地面交通工具風洞實驗室、國家機動車檢測中心二期、清潔能源汽車工程中心和高速磁浮交通實驗基地等一系列研發設施,並與同濟大學合作,為汽車產業的研發、製造、貿易提供強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熱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