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2月2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10%中學生有抑鬱徵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2-28]
放大圖片

 ■中學生每每要面對學業及家庭所帶來的壓力,有調查發現,本港中學生患抑鬱的情況日趨嚴重。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夏志禮、李浩彰)生活節奏急速的香港,港人面對各種的生活壓力,有中學生因學業壓力及家庭問題而患上抑鬱症。中大的一項調查發現,在受訪的7,000多名中學生中,一成人出現抑鬱的徵狀。負責調查的中大心理學系副教授梁耀堅指出,與40年前相比,本港青年人患上抑鬱症的比率不單持續上升,患者更有年輕化的趨勢。有社工提醒家長應多留意小朋友的日常舉動,察看是否有異樣,平時亦應多與小朋友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

 中大心理學系獲新鴻基地產贊助,自去年5月起,於全港6所Band 1中學進行追蹤式調查,以7,366名年齡介乎12至21歲的中學生為調查對象,並於日前發表了首年的研究結果。調查顯示,學生出現抑鬱徵狀的比率隨著年級的遞增而有所增加,由中一的8.5%上升至中五的12.8%。

年級遞增 患抑鬱比例升

 調查又將學生分成抑鬱及正常對照兩個組別作出比較,結果發現對照組有6.9%的父母已經離異,而抑鬱組卻高達11.6%,相差近1.7倍。而抑鬱組與父母關係冷漠甚至發生衝突的比率,亦較正常組高出近2.5倍。至於抑鬱組的學生出現自殘甚至企圖自殺的比率,更高達28.8%。

 梁耀堅分析,調查反映了青少年出現抑鬱問題,源於按年遞增的學習壓力及家庭狀況。他指出,「如果一個家庭長期處於慢性壓力下,除了家庭容易讓出現分裂的情況外,父母一旦不能妥善處理,壓力更會禍及小孩子。」

 他又稱,抑鬱症其實並不只是一種病症,更是一種「情緒發燒」症,因此藥物或心理治療只是「治標」之法,要減低患上抑鬱的風險,必須有良好健康的生活。

社工:助擴闊社交圈子

 對於學生抑鬱的問題,明愛德田青少年綜合服務社工督導主任林惠芬坦言,「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她發覺近年學生的壓力日漸增加,而壓力的主要來源其實來自家長的訴求。她說:「現在社會趨向知識型經濟,讀書不成就被標籤為不出色,家長告訴孩子『成績差就不錫你』,變相成了有條件的愛。」她說,現時中心特別為小三學生舉辦減壓小組,並不斷接獲不少家長及學生的查詢。她認為,家長可為子女擴闊生活圈子,如為他們報讀不同的興趣班,助孩子擴闊社交圈子,從而學懂如何向別人表達感受。

三場抗壓講座 歡迎參加

 新鴻基地產及郭氏家族共捐出3,000萬,予中大心理學系、社會工作學系及醫學院聯合推行大型心理健康計劃─「新地心理健康工程」,就教育、預防治療、調查研究及專業培訓四個範疇,全方位推動心理健康。而計劃亦將於明年1月舉行三場「抗壓」講座,有興趣市民可電郵至chpcinfo@psy.cuhk.edu.hk登記。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