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關於原罪討論熱的冷思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2-29]

邱 波

 在12月27日舉行的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三屆二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劉延東專程到會作了主題發言。劉延東表示:「目前社會上對『原罪』問題、『第一桶金』問題討論得很多,我在這裡也給大家吃一個定心丸,中央(發展非公經濟的政策)絕對不會變化的。這個決心是堅定的」。劉延東進一步闡述到:在關於非公經濟的是非問題上,她主張不爭論,用實踐和歷史來回答。對於這一以安定情緒為主旨的重要表態,悉數出席這次會議的600多位國內主要民營企業家立即以暴風雨般的掌聲予以熱烈呼應。

原罪不討論反應正面

 毫無疑問,在民營企業家們因為輿論界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有關「原罪」和「第一桶金」的討伐風潮而心神不定之際,劉延東的上述講話,無疑為即將召開的十七大在有關民營經濟的定位問題上確定了「繼續健康發展」的積極基調;對於正在遭遇「原罪」和「第一桶金」等追索性問題困擾的民營企業家們來說,這一政策宣示顯然如久旱逢甘霖一般,不僅可以從根本上消解對未來前程的顧慮,而且也必將迸發出新一波的創業激情。其正面效應不言而喻。

 事態很清楚,當代中國正處於「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複雜進程之中;人們一方面可以感受到源自經濟迅猛發展的欣欣向榮,但另一方面也能體察到因發展不平衡而日漸累積的深刻矛盾。在這樣一個關乎中華民族復興進程的歷史性時期,前進道路上所遭遇的任何困難和障礙,都需要通過發展的途徑來求得最終解決;如果因為追索「原罪」和「第一桶金」問題而令民營企業家們處於朝不保夕的惶恐之中,則勢必會從根本上損害克服未來困難的國家整體能力。世人必須意識到,不論是在GDP總量方面,還是在安排就業人口方面,抑或是在提供國家稅收方面,民營經濟都佔據了舉足輕重的比重;而要令這一最具創造活力的群體在國家未來的發展中繼續發揮強力引擎的作用,為其卸包袱便是無可規避的必然選擇。

 當然,主張忽略「原罪」和「第一桶金」問題,並不應該意味著國家確認每個民營企業家的原始資本積累都具有合法性與正當性;如果那樣的話,則不僅與客觀事實不符,而且也將從價值判斷層面阻絕社會輿論對公平正義理念的追求。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法律層面忽略「原罪」和「第一桶金」問題、而在理論研討層面深究「原罪」和「第一桶金」問題得以產生的根源,應該是正確處理改革、穩定與發展之相互關係的最恰當選擇。

民企亦須自塑正面形象

 在法律層面忽略「原罪」和「第一桶金」問題,肯定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先決條件;而在理論探討層面深究「原罪」和「第一桶金」問題得以產生的根源,則無疑是和諧社會得以構建的基本前提。坦率而言,執著於追究民營企業家的原始資本積累,是無端引發社會震盪的內耗行為;相反,無視民營企業家們在原始資本積累階段所存在的問題,郎咸平關於國有資產在「國退民進」的改革浪潮中被大量侵蝕的研究結論就有可能在未來重現。事實上,今天的中國輿論之所以對「原罪」和「第一桶金」問題有著強烈的追究熱情,除了因為部分民營企業的原始資本積累確實存在疑問以外,民營企業家們的社會形象不佳,恐怕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每當媒體傳出諸如李嘉誠、比爾.蓋茨等財經鉅子熱心公益的消息,中國公眾就會首先想到國內民營企業家們的為富不仁。可以說,正是由於民營企業家們一直沒能正確處理好個人財富累積與自身社會責任之間的相互關係,以致他們不僅一直背負著社會觀瞻負面的沉重包袱,而且也容易激發廣大公眾對其原始資本積累情況進行探究的熱情。

 不錯,隨著體現「先富幫後富」之和諧理念的光彩事業在全國範圍內的日益推進,民營企業家們在社會公眾中的負面印象正在取得積極改善;但是,僅因為響應政府號召才做出濟貧扶弱的善舉、而不能以自覺自願的姿態去體現自己對社會弱勢階層的人道關懷,顯然是民營企業家們有待改進的欠缺。坦率地說,在中央有關繼續發展民營經濟的大政方針業已確定的背景下,倘使民營企業家們能夠以自覺自願的姿態去切實實踐「先富幫後富」的基本國策,則不僅其自身形象會得到更廣泛的正面評價,而且社會公眾對可能引發經濟震盪的諸如「原罪」和「第一桶金」等問題的追索熱情也會自行消退。從維護經濟的正常發展出發,忽略原罪無疑是最明智的選擇;而基於構建和諧社會的訴求,民營企業家們也顯然需要主動擔負起自己所應盡的社會責任。若如此,其實也是民營企業家們獲致新生的助力。(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