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月1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建築在實用中尋求創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1-13]
放大圖片

 行人天橋打破了建築物與建築物之間的界限。

文:張 曦

 港島區密集的摩天大樓形成獨特的立體建築群,由於依山旁海而層次分明,可謂最能體現本港建築特色。生活在香港,每天遊走於城市的鋼筋水泥中,有必要了解一下我們自己的建築特點。

 「建築通常會反映一個地方的文化。如果以獨立的建築物來看,香港建築的特色也許比不上外國,但按照整個城市的形態為一個整體,很多建築物結合在一起就顯出特別的地方了。」香港建築師學會的嚴迅奇對本港建築如是談。

 究竟甚麼是香港的文化?香港文化又帶來怎樣的建築性格?在嚴迅奇看來,香港地少人多,就香港人的生態而言,人們生活節奏快,似乎不願浪費每分每秒,異常注重效率,建築物的設計自然亦隨之講究實用性。

 「比如在一塊很小的地方或很斜的斜坡上,能夠讓寸土寸金充分利用,技術實用層面絲毫沒有問題。」

 另外,香港建築物在設計時還注重融合於交通網絡中,滿足人們生活急速,講求便捷的需求。嚴迅奇列舉了中環的三維交通系統——地下、地面以及天橋的有效結合。「各建築物之間都是有牽連的,從這幢大廈到那幢大樓,可以從四通八達的『通路』中盡情穿梭,打破了建築物與建築物之間的界限。」

 嚴迅奇還道出了本地建築物的最大特點:建築物和建築物之間,以及建築物與城市之間有種互動感和親切感,是相比其他城市的優勢所在。

 而上環的荷李活花園平台,在住宅建築中也是較成功的範例。嚴迅奇解釋,經過本港建築師擅長的「連通式」設計後,使荷里活道與皇后大道西兩條高低不平的路很自然地貫通起來,解決了高差問題,美觀而且便捷。

 不可否認,香港建築的實用性與外國相比可屬遙遙領先,這與城市性格以及港人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不過,也許正是因為港人過於注重建築的效率和實用,難免忽略了公共空間的藝術性,造成了建築大樓千篇一律的設計。

 「人們通常不會想到,這處是否需要添一個美麗的花盆,那處是否需要一片空地用來憩息,快節奏的實用文化全都體現在建築上面,造就了公共空間的文化。」

 嚴迅奇又認為,本港較私人化的公共空間設計就遠遠比不上摩天大樓建築群的實用規劃。比如政府大樓、大學、中學、圖書館、博物館等並未能做到以人為本。「這類公共空間是給市民們去探訪去使用的,但嚴格來講找不到實用的地方。」

 不過,嚴迅奇表示,近年建築署在公共建築中也花了很多心思。談到本港公共空間人性化的優秀例子,他列舉了去年得到香港建築師學會大獎的濕地公園及鯉魚門海防博物館的人性化設計。他說,濕地公園的成功之處,在與將博物館建築、人們需要的設施融入到大自然中,設計的主角其實是濕地,而非建築。

 而海防博物館好的公共建築雖不是全新的建築,但是它充分利用古時的炮台,頂上用舊的大的樁木遮住,將本來室外的空間變成室內。此外,使原本一處較難進入的山頭,用大堂電梯和一條橋連通,頗具心思和創意。

 當然,優秀的設計需要優秀的建築師。但一個好的建築師需要深入了解這個城市的性格,即使是異地客,也需要在這個有一段生活經歷,了解地方特色和人們的生活習慣,才能全面解決城市的需求。

 「就如中環的四通八達建築群網路,一定是建築師熟悉了解之後,知道人們的需求,才作出人性化的規劃。」嚴迅奇還談到,內地、新加坡、台灣的公共建築,都是用公開設計比賽的形式來實施,可惜本港缺少這樣公開的建築設計比賽,不能讓建築師盡情發揮構思和創新,難免設計單一。

 其實正如嚴迅奇所言:「優秀的公共建築,創新還是在根本。」

 (本文摘自由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世界不是平的」第二集(1月14日)內容,節目主持為劉雅欣、葉冠霖,這集嘉賓是建築師嚴迅奇。節目逢星期日下午1至2時於港台第一台(FM92.6-94.4)播出,港台網站(www.rthk.org.hk)提供重溫。)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