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月1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物局:50年不挖武則天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1-18]
放大圖片

 ■專家推測,乾陵中埋藏著500噸文物。 資料圖片

 【本報訊】據新華社17日電:關於陝西乾陵的消息近日不斷傳來,既讓人們對這座神秘的「武則天墓」充滿了憧憬,也讓人不禁懷疑是否不久乾陵就有可能被發掘。國家文物局有關官員對此表示,50年內不考慮發掘乾陵。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教授齊東方表示,對於這個已經討論了相當長時間的問題,專家和相關管理部門已基本達成共識,就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一般情況下不去進行更多的主動挖掘,除非有一些特殊的科研項目。乾陵毫無疑問應該屬於保護為主。

保護為主 不主動挖掘

 文物局政策法規司政策研究處主任劉榮明確表示,新中國成立以來,文物局對乾陵等帝王陵開發的態度一直很明朗,那就是「堅決不予主動發掘」。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張柏、童明康也不斷重申這一立場,並強調:「在近50年時間內,乾陵的發掘問題都不應該予以考慮」。

 童明康介紹說,一是帝王陵的文物考古價值重大,而目前發掘與保護技術還遠遠不過關,發掘就是毀滅;更重要的原因是,從可持續發展來說,一定要考慮資源的代際公平,即子孫與我們擁有同等的文化消費權利,在現有技術手段有限的前提下,發掘帝王陵必然會喪失大量信息,這就是對子孫的犯罪。

部分試掘 1至2平方米

 據《人民日報》報道,乾陵雖暫時不會被發掘,但針對乾陵的考古調查工作,其實一直在進行,目前對乾陵地表的考古調查還遠遠不夠,很多工作都等著要做。乾陵博物館業務部主任秦建明介紹說,「鑽探調查和部分試掘」是考古調查的方法。而考古調查只是收集資料,根據地表現象推測陵墓地下結構,並不意味著即將發掘陵墓。「部分試掘」挖掘的面積其實非常小,大約只有1至2平方米;而「考古發掘」則是大面積的整體性挖掘陵墓。

 齊東方也表示,乾陵的考古工作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60年代和70年代又分別對周圍的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章懷太子墓進行過發掘;80年代以後,各級政府對乾陵考古都很重視,專業人員的水平也在提高,目前乾陵的範圍、位置這些情況都已比較清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