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月2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原文化港澳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放牧「神馬」的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1-20]
放大圖片

 中國神馬集團,在上世紀80、90年代,曾改寫了國內高品質輪胎骨架材料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神馬牌尼龍66浸膠簾子布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一度高達67%,1992年在全國123家國家特大型企業中名列全國紡織行業第二位。但前些年,由於諸多原因,神馬集團雖然也在發展,但相對實力卻急劇下降,由原中國企業500強的136位,於2002年被擠出了500強行列。昔日的神馬風采不再,成了一匹氣喘吁吁、步履維艱的「病馬」。2005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親自點將,把曾經在神馬工作過、後任市區黨政領導的呂清海再度派往神馬。臨危受命的呂清海接掌神馬後,果然不負眾望,當年年末,他和他的團隊就讓神馬集團銷售收入一舉突破50億元,擺脫了集團銷售收入長達8年在20-30億元之間徘徊的怪圈,同時出口創匯首次超過1億美元大關,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本報駐河南記者 李鴻雲 朱利

 2006年,神馬集團成功化解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主導產品銷售價格急劇下滑等不利因素,銷售收入突破7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39%;出口創匯1.4億美元,同比增長18%,保持了企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親自批示:「神馬的經驗值得推廣。」河南省省長李成玉稱讚道:「神馬的思路清晰,大有希望。」副省長史濟春評價說:「神馬的發展是量力而行和盡力而為的有機結合。神馬的發展體現了一種跨越。」

 據統計,近一年來,先後到神馬參觀的上級部門領導達3000人次,2006年,河南省先後有11位副省級領導到神馬調研。這在神馬的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神馬究竟被施了何種魔法,競能在短短時間內發生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本報記者專程採訪了神秘的「牧馬人」—神馬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呂清海先生。

 個頭不高,略顯清瘦,一幅無邊眼鏡後的目光炯炯有神,閃爍著智慧之光。為人謙和,講起話來卻侃侃而談妙語連珠。儒雅的氣質初識者都會把他當作是大學的教授或學者。然而這位看似書生的年輕人,卻正是縱馬揚鞭,書寫神馬新輝煌的神馬集團掌門人——呂清海。

舉起兩三子 下活一盤棋

 從商的呂清海最喜歡讀的書不是企業管理,而是一般人不太愛看的深奧的哲學。呂清海坦言,在來神馬前他確實有壓力,但他有個習慣,幹事之前舉輕若重,把要幹的事情看得複雜些,困難考慮多一些。一旦決定要做,那就舉重若輕。舉起兩三子,下活一盤棋。哲學讓人深邃,呂清海的深邃被充分揮灑到了神馬的事業中。在對神馬進行了認真深入地研究分析後,他果敢大氣地作出改保守退縮型為擴張型的戰略決策,大膽提出了打造一個具有新戰略、新產權、新結構、新目標、新管理、新文化的「新神馬」,——一個國際化的「新神馬」的宏偉構想。

 新戰略——擴張性競爭戰略。過去,神馬在發展戰略上自覺與不自覺地走了一條迴避競爭的道路。比如在準備上馬項目之前,沒足夠分析個性上的比較優勢,過多地考慮國內的產能和市場的需求空間,當發現市場趨於飽和,就擔心擴產後產品銷售困難而不敢發展,最終導致企業停滯不前。快速擴張,做大做強,是神馬的唯一選擇。因此,他們調整戰略思路,決定毫不猶豫地實施擴張性競爭戰略,在短時間內迅速膨脹產業規模,力爭在5年內,使支柱產業尼龍66鹽的產能躋身世界第四;尼龍66簾子布及工業絲提高到13萬噸,位居世界第一;工程塑料達到12.5萬噸,晉陞世界第四;氯鹼化工形成100萬噸燒鹼、100萬噸PVC樹脂的生產規模,名列國內第一。

 新管理—就是建立新的管理機制。全面倡導自主管理,增強機制動力;實施管理信息化,做強企業控制力,推行6西格瑪管理,提高管理能力;以市場營銷和自主創新為戰略核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新產權—就是通過引進外資、內資、民營企業等方式,大膽改革,探索實現開放的、多層次、多元化的產權模式。

 新結構—就是通過新的項目建設和戰略佈局,徹底改變神馬集團簾子布一支獨大的局面,形成氯鹼化工、尼龍66鹽、簾子布(工業絲)和工程塑料四大支柱互為依托、相互補充,能源、原材料與後加工市場三大基地為支撐,相關多元共同發展的全新產業格局。

 新目標—神馬集團新的發展目標是宏偉的,分三個階段:第一步是快速擴張,重新躋身全國500強;第二步是做大做強,實現產權多元化、機制現代化,把神馬集團建成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尼龍化工基地;第三步是成為國際化的企業集團。

 新文化—就是要增強凝聚力,統一價值觀,以文化力提升競爭力,營造奮發向上,具有幹事激情、創業衝動的文化氛圍,打造以人為本的神馬文化,促進神馬和諧發展。

 打造國際化新神馬的宏偉目標為全體神馬人指明了前進方向,幾乎是一夜時間,神馬人空前地團結振作起來,每個人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談到此,呂清海幽默道:「抓住牛鼻子,牽走一頭牛。」

「讓神馬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神馬是我們的家園,神馬靠我振興,我靠神馬發展 ……」現在,當你撥通每一位神馬人的手提電話,悅耳的彩鈴聲便撲面而來。

 「讓神馬人過上幸福的生活」。走進神馬,這樣的大標語隨處可見,不由讓人倍感親切……

 呂清海說,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一個沒有文化的企業是沒有生命力的,是走不遠也走不好的。重塑神馬精神,重建企業文化是呂清海孜孜以求的目標。他心目中的神馬文化是這樣的:陽光、和諧、奮發向上,讓人產生創業的衝動、幹事的激情。為塑好神馬之魂,呂清海親自任集團公司企業文化促進委員會主任,總結提煉了「團結、實幹、進取、奉獻」的神馬精神,提出了「把神馬做大做強,讓神馬人過上幸福生活,使股東得到豐厚回報」的核心價值觀。制訂了詳細的企業文化建設方案,開展了大力弘揚、全面普及神馬精神的活動。

 2005年7月1日,這是一個注定要讓全體神馬人難忘的日子。神馬集團歷史上第一次企業文化建設誓師大會隆重舉行。這個活動由董事長、黨委書記呂清海親自策劃,有1000多名班組長以上的管理人員參加。激情滿懷的呂清海縱論神馬發展歷史,闡述神馬自身優勢,描繪神馬輝煌前景,並特別強調:我們共同的願景,就是要把「神馬」建成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戰略和諧統一、企業發展與員工發展和諧統一、企業文化優勢與競爭優勢和諧統一的世界知名企業。

 隨後,集團公司領導和員工面向國旗、企業旗莊嚴宣誓,「誓與神馬共擔風雨,同享陽光,為神馬做大做強、為神馬人的幸福,貢獻出我的智慧和力量。」

 以發展為核心的神馬理念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和員工們的希望,也迅速統一了大家的思想,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氣,也為日後企業的做大做強埋下了伏筆。

 在此基礎上,呂清海積極進行管理創新,大力推行自主管理,充分調動各個子公司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讓每一個單位、每一個崗位、每一名員工成為管理的主體,做到「我有崗位,我有職責,我要自動到位」,「在職責範圍內,要像總裁一樣」。這種「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自主管理機制,有力地提高了神馬的管理水平。

 一年多來,神馬集團文明新事層出不窮,同事之間互幫互助,家庭內部尊老愛幼,社區鄰里和諧相處,湧現出捐獻骨髓的汪潔、常年義務獻血的楊操旭、捐獻遺體的魏國蓮、勇救兩名落水兒童的蕭少輝、獻腎救兒的慈父王平剛、鷹城孝星彭振天等眾多的先進人物,成為廣大神馬人學習的榜樣。

 呂清海語重心長道:「神馬的員工是我的兄弟姐妹,把企業做大做強,就是要造飯碗,提高大家的收入,讓神馬人過上幸福生活。相信大家,依靠大家,是我永遠的信念。」

做人.做事

 呂清海說他做事有一原則,要做「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有利於老百姓的事」,否則不幹。「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讓員工得到真正的實惠,咋幹大家都擁護。」

 無論做人做事,呂清海都有他自己的見解。

 他認為企業幹部都要成為正義的化身,公平的化身。選拔幹部,一定要樹立公平公正的用人風氣和制度。神馬人不要自己評價自己,選副處級幹部,考試由省委組織部找人出題,由省委組織部來當評委。讓17000名員工都能口服心服。要靠科學公正的制度用人、做事。

 呂清海說:「我不喜歡不講方式地亂批評人。如誰有錯誤,不得不批評,那也是善意的、公平、正義的,而不是簡單懲罰。因為員工都希望得到領導的認可,如果不講方式地亂批評,他會認為領導不再信任自己,自己在這個公司沒有了希望,於是便會喪失工作的積極性,這樣對公司、對他自己的發展都不利」。

 有人曾問:如果有一天,呂清海離開了神馬,神馬將會怎樣?對此,呂清海坦言,不能把企業的命運繫在某一個人的身上。某些特殊時候,也許一個人能夠力挽狂瀾挽救企業的命運,但一個真正科學的、制度化、規範化的企業,領導人的作用並不是最主要的。就像打仗,主帥只是佈陣、制定獎罰制度,真的打起仗來,起主要作用的是手下的將士們,是人民群眾。又好比修理電視機,只要不破壞電路板,換一個外殼照樣能看。未來的神馬應是在自己的規則範圍內,用好的制度選好的人,離開誰都一樣,神馬將勇往直前!

 談及未來的神馬,呂清海平和的眼光似乎閃亮了一下,輕柔的話語中透露出堅定與自信:我們要把神馬打造成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尼龍化工基地。近期目標是5年達到200億;中期目標是重新進入中國500強;遠期目標是建設國際化企業集團,提高企業的控制力和核心競爭力。在同行業中,實現產品國際化、經營國際化、企業國際化。在文化方面,建設兼容中國文化以及世界先進經驗和管理理念的,適應國際化需要的,有自我學習更新能力、提高能力、保持幹事激情與創業衝動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神馬文化。從而,神馬員工可充分施展才華,體現人生價值,接受各種鍛煉和提高,快樂地工作;同時,在生活上較富裕,心情舒暢,身心健康,使神馬成為和諧、融洽的大家園。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原文化港澳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