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大馬《光華日報》向所有香港《文匯報》合作夥伴致送紀念品。
《國際日報》集團董事長 熊德龍:
香港《文匯報》、大馬《光華日報》和世界各地華媒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係,就如雞蛋裡的蛋黃與蛋白,有不同的顏色和不同營養價值,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蛋白是我們海外世界華文報兄弟聯盟,蛋黃就是我們的老大哥香港《文匯報》。彼此成為非常好的的戰略夥伴,有了前後三屆香港文匯報海外研討會的戀愛、訂婚和結婚,希望下一次研討會還會孵出更多的「小雞」。
東馬《聯合日報》副社長 劉賢威:
在經濟日益全球化、信息網絡化、傳播手段多元化的所謂地球村時代,處於一種無疆界狀態的新聞媒體已經不能再故步自封,獨善其身。國內外許多媒體颳起了併購風,無疑是為了減少成本,整合資源,豐富報紙內容,擴大發行網,謀取更大的市場份額。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全球吹起「中文熱」的大環境下,中文媒體聯手打破長期以來西方文化殖民格局,抗衡西方媒體的話語霸權,打造「中文媒體資訊村」的時機,看來已經成熟。
泰國《亞洲日報》執行總編輯 林興:
我來自馬來西亞的隔鄰泰國。看到馬來西亞華文報幾十萬的發行量,心裡十分羨慕。《光華日報》這個百年老店,又何止融入主流社會而已,實際上幫助華人思想提升到更高的境界。馬來西亞華文報有這樣的成果,與馬來西亞華人的努力分不開。我們讚賞馬來西亞政府實行開明多元化政策的同時,也要向馬來西亞華人學習,在華文教育、華人辦報方面更加盡力,增強我們華人社團的凝聚力。
加拿大《現代日報》總經理 門宗偉:
我們是在2005年11月創刊,多謝香港《文匯報》給我們新聞版面在那邊出版。現在做報紙都會面對免費報和網絡的衝擊。因此我們的報紙有兩個形式,一個是印刷版,一個是電子版。電子版與別的報紙網站的網上新聞是不同的,不是只看到一條條圖文分開的新聞,而是能在網上看到整張報紙,內容編排,還有廣告也同樣放進去。讀者可以整版整版去看,廣告商的廣告也可以多個渠道讓讀者看到。20年後不知報紙還有沒有,我看應該還是有的,在網上也一樣是出報紙。
菲律賓《商報》副總理 胡文炳:
海外華文報刊因為環境的限制,面臨著生存發展的嚴峻考驗。尤其是在海外華文教育曾經長期低落,華文報業人才奇缺,經濟效益不理想。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大量中國移民出現,給海外華文報帶來很好機遇,提供了新的動力。菲律賓《商報》是一張歷史悠久的華文報紙,在菲律賓華人社會有一定的影響力。這幾年來與中國的華文報刊,特別是與香港《文匯報》的合作,充實了海外華文報的內容,提高了辦報的品質,增強了經濟效益,充分證明了海內外同行互相交流的必要。
東馬《亞洲時報》社長 張丹華:
香港《文匯報》每年在不同的國家組織海外華文報合作夥伴研討會,讓我們能夠了解每個報館不同的辦報方針和每個地區不同的風土人情。我認為文人辦報是最棒的。比如香港《文匯報》就是在一群文人精心的編排下一天比一天好。因為文人有智慧,有知識,是創造一個國家文明的根基。而企業家和商人能夠做好企業和商業,同樣也是幫助國家和社會向前發展。文人辦報是沒有問題的,搞企業就不一定,反過來,企業家也是如此。
印尼《商報》編務顧問 吳仲達:
在東盟十個國家裡,華人大概有2,500萬,華文報發展很不平衡,有的報紙強大,有的比較弱小。東盟國家最近發展一種共同體,有文化的共同體,有經濟的共同體,東盟華文報是不是可以建立一個東盟+1的共同體。除了資訊的交流,也能夠幫助那些小的弱的華文報逐步成長,促進區域內經濟文化旅遊的共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