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共創成長路」初中學生綜合成長課程,是一項由馬會、學者、駐校社工機構和學校攜手合作,為培育初中學生十四項價值觀和能力的系統工程,意義十分深遠。上星期我在本欄介紹了基本情況,並指出課程能否在學校生根是最關鍵的成功標準。要克服該課程計劃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統籌機構和學校均要總結正反經驗,並作出及時的改善,才能有望為香港下一代提供一套既有共同核心價值又切合學校和學生特點的成長課程。
由於學者倡議貫穿整個成長課程的十四個構念或範疇,均移植於西方的價值觀和研究,如何結合東方傳統核心價值及進行本土化的演繹,以及活動設計如何引進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和有趣的互動形式,就成為課程設計第一個要解決的難題。
結合中西價值 進行本土化
大學的學者們花了很大的氣力去收集及研究曾在本土試驗的活動設計、課程內容及評估工具,並根據其成效進行選取和修正,故此整個成長課程設計基本上可以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外來與本土經驗互相補充的效果。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吸引學生的設計包裝稍嫌單調,一年以後學生的新鮮感大打折扣。
由於為了整個課程的效能評估,督導委員會至今對學校如何實施課程都作了比較嚴格的限制,從構念或範疇的選取、課時的長短、全體與分組活動的比例等均有強力指引,校本調適的空間有限。很多學校便索性全盤接收,只負責劃出進行上課及活動的時間,然後依賴駐校社工機構提供服務,由社工或少數老師包辦上課。由於社工未必深入和全面了解學生的需要和學校的特點,少數老師又沒有被賦權統籌全校參與,就算學生反應良好,由於課程沒有在學校生根,一天社工撤離,少數負責老師未必能夠掌握和承接課程的全局,其他老師也因以前沒有參與而對該成長課程一無所知。
學校參與不足 後繼無力
本來「共創成長路」的設計甚具心思,以駐校社工機構協助學校推行成長活動可謂一舉三得,一可補教師推行類似活動的技巧不足,二可減輕老師工作負擔,三可增加駐校社工機構的資源,並能綜合運用駐校社工的能量。目前的問題主要是提供服務的社工機構能否騰出有經驗的社工擔起活動統籌和試驗計劃的大旗,並能與學校有關部門及老師迅速磨合,及在三年馬會資助期結束前,佈下學校可以購買服務的支援系統,創造條件讓學校按校本的需要把計劃持續推行。據了解,部分社工機構未能騰出資深社工擔此重任,故計劃只能按本子辦事,或校本設計在「半生熟」階段已要「上檯」,導致部分活動效果未如理想,加上部分學校負責人由於「袖手旁觀」,故此當計劃進一步擴展至其他年級時,產生的問題有可能會變得更加明顯。
乏資深社工推行 成效欠佳
其實德育與公民教育是教育改革四個關鍵項目之一,為初中學生奠定良好的成長基礎也是初中教育的重點工作,未來如果能利用(三三四)課程中的其他學習經歷的空間,為高中學生「度身訂做」一套成長課程,結合學校內部訓輔、升學就業輔導、課外活動及社會服務等部門力量,進一步將初中「共創成長路」的設計和經驗伸延至高中,那麼學校就能為所有的中學生,在整個學習階段提供學業以外更全面發展的機會。這進取的做法完全符合世界銀行的「世界發展報告2007」中有關「人力資本」的新定義,即在知識和技能以外,培育學生在生活和工作所必須具有的種種素養,包括自律、團隊精神、為人父母、處理衝突和管理、行使權利和義務等素養。但學校有否準備在馬會資助及社工離開後,獨自承擔這項工作?目前還是未知之數。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校長 戴希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