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2月2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教授奪國家科學一等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2-28]
放大圖片

 ■支志明稱,其獲獎證明港人也能於科研方面對國家有所貢獻。圖為支志明在人民大會堂前展示得獎證書。圖片由港大提供

 【本報訊】(記者 夏志禮)土生土長的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支志明,憑「金屬配合物中多重鍵的反應性研究」,勇奪已懸空兩年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是香港學者首次獲得這一殊榮!支志明癡迷化學,年輕時連續做20多小時實驗亦視作等閒,現在每日平均也工作10多小時;而如今面對殊榮,他不僅為自己的成功欣慰,更感慨香港也能培育出國際級的專才:「香港也可以做得到!」

 頒獎禮昨日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現年49歲的支志明接受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頒授的一等獎獎狀。支志明在港大化學系畢業後隨即於港大任教,為港大史上最年輕的講座教授及本港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表示,感謝各界對他一直以來的支持,而他自己獲推薦競逐一等獎時已經對獲獎充滿信心,「當然大會也能給我一個二等獎,但我對自己的科研項目相當有把握。」

中學時已醉心化學

 支志明表示,自己修讀化學科是一種緣份,他也說不清自己為何會如此「執迷」。早於中四、五的時候他已經會購買各類化學參考書,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Linus Pauling的著作。當時他的理科會考成績已很突出,而其他科目也不俗。升讀大學後,他在化學的天份更「爆發」,獲得師長的推崇。

 不過,他也曾在研究路上跌倒,對此支志明認為並不算是一種失敗,「做不到就再做過,創新的研究中總充滿未知數,總結失敗的經驗才能積累知識,如果這樣也叫做失敗,豈不是日日都失望?」

 至於得獎的感受,他坦言十分高興,但也不會興奮忘形,「得獎後心情固然不會沖上雲頂,就算失手也不用掉入谷底,一切以平常心面對。」他又笑言,研究化學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並非為拿獎,「如果我的目標是這樣,我想現在於大學已經『位高權重』了。」

盼能啟發本港學者

 他希望是次獲獎能啟發本港的學生及科研人員,明白港人有足夠能力於國際科研領域上佔一席位,「現在香港的科研氣氛十分濃厚,化學科的發展亦十分好,達國際項尖級的水平,如果政府能給予多一點的資源支持,未來發展將更為理想」。他又認為,港生對科學的能力及認知性也相當不俗。

 支志明認為未來化學發展將不再局限於單一層面,跨領域的研究,如融合生物科學或物理工程的化學研究才是大勢所趨,例如研發一些新合成的物質,便可將其應用擴至不同的層面,而他的最終夢想是要尋找出一種史無前例、全新的化學反應。

 除支志明外,科大生物化學系教授張明傑亦獲頒二等獎,以表揚其成功闡釋了一系列控制神經信號傳導中蛋白相互作用的機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