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岳飛傳》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熱播,使岳飛和金兀朮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岳飛,南宋抗金名將,河南湯陰人。金兵大舉入侵中原時,岳飛率孤軍英勇作戰,「岳家軍」名聲大振。金兀朮,本名完顏宗弼,金朝大將,幾次發動侵宋戰爭,屢敗於岳飛。800年前的生死對頭,如今他們的後人關係如何?
在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北渡鎮,生活著一支岳飛後裔,在汝州市紙坊鄉完莊村生活著一支金兀朮的後裔。雖然這兩地相距不過幾十公里,但他們卻互不知道對方的存在。金兀朮後人更是恪守祖訓,不與岳姓通婚。今年2月23日,岳飛與金兀朮的這兩支後裔,終於拋卻歷史恩怨,實現了第一次握手。
兩家共話團結和諧
2月23日上午,岳飛後人、全國岳飛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岳玉頂,及岳飛思想研究會平頂山分會秘書長岳建民等人,和金兀朮的後人、完顏氏研究會汝州分會負責人完顏本玉等6人,在當地媒體的牽線下相聚在一起。
在平頂山市一家酒店,岳氏與完顏氏兩家人共舉酒杯,共話團結與和諧。岳玉頂說:「過去的一切皆成歷史。我們兩家能夠聚到一起,對於後人來說,也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完顏本玉說:「祖輩的恩怨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如今都已成為歷史,相信我們會成為好朋友。」兩家後人期待在以後有更多的交流。
岳飛後裔已傳19代
根據岳姓族譜記載,北渡鎮的岳姓是岳飛第三子岳霖的後代,其遷徙路線為「河南湯陰-山西洪洞-河南新鄭-平頂山北渡鎮」。至今,北渡有岳氏3,000多人,岳氏後裔在北渡已經傳了19代。
如今,在北渡村西南部還存有清乾隆時期建立的岳氏家廟。每逢岳飛誕辰日,北渡周圍40多個村莊的岳氏後裔彙集北渡,舉行祭祀活動。
據史料記載,金兀朮於1140年率軍南下,渡黃河時恰逢河水結冰而順利渡過,以為有神助,便許願為神重建廟宇再塑金身。金兀朮到汝州後,便在留王店即現在的完莊南面修建北嶽行宮,家屬安置在此,其後人遂在此繁衍生息。
據完顏本玉介紹,他們找到一塊立於1282年的石碑。碑文記載,汝州城東10公里有北嶽行宮,原為完顏宗弼所修,由於年代久遠而受損,完顏宗弼五世孫完顏正叔予以重修。 ■《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