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電視劇《十兄弟》中的母親因孩子過多,而要「忍痛」將兒子出讓他人供養。這情況在現今香港很少會出現,除了因為香港人較為富裕外,另一個原因是港人根本不願生育。統計處早前公布的人口數字顯示,本港去年的年齡中位數為39歲,較10年前大幅上升5歲,而65歲以上人口佔整體人口12%,較韓國、台灣及新加坡這三條「亞洲小龍」的平均8%至10%為高。人口老化的一個重要原因,與出生率偏低有莫大關係。要長遠解決人口老化的問題,鼓勵生育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可在各界的大力提倡下,本港嬰兒出生率依然偏低,到底問題的癥結在哪裡?
七成受訪者不願生小孩
出生率的高低,與夫婦的生育意願有莫大的關係。有團體早前就「青年的生育意向」訪問了1131人,結果發現,有近七成的受訪者「不考慮」或「未肯定」未來會否生育。有三成四受訪者認為,生育與否的最主要考慮因素是經濟負擔大,其次為教育及供養責任大,約佔兩成,而工作忙碌無時間照顧佔百分之七點五。上述調查不僅揭示了香港的生育情況在未來可能更為悲觀,亦表明了經濟問題是生育與否的一個關鍵。
學券制減父母負擔
為了減輕子女對家長帶來的經濟負擔,政府其實己推行了不少措施為家長「減磅」。以新公布的財政預算案為例,政府將撥款20億元設立學券制度,減輕父母因子女的學前教育而造成的經濟負擔。另外,又大幅調高子女的免稅額,由現時每名40,000元提高至50,000元,家長並可按「人頭」而取得免稅額,意味子女越多免稅額便越高。但上述的措施又是否可以成功提高本港持續下降的生育率?
支出數字仍令低收入家庭卻步
有市民曾經反映,政府提供的資金,相比起養大一名小孩所需的費用仍有一定的差距,例如買一些日常用品及教育上的開支數目便相當可觀,加上物價持續通漲的話,支出或會更大,長長的支出數字依然成了父母生育的一個藩籬。而且有人指,香港繳納薪俸稅的往往是收入較高的一群,減稅雖可成為促使他們生育的一個誘因,但對不少根本不需要交稅的低收入家庭來說,將未能受惠於減稅措施,生兒育女對他們所帶來的經濟壓力依然存在。如何制訂一個大眾受益的經濟誘因,有效鼓勵所有人投入「生育大軍」呢?
外國以津貼及長產假鼓勵生育
在外國,不少政府為了延緩人口老化的問題,除了作出減稅方案外,更設立生育津貼,向生下小寶寶的父母發放獎金。在德國,政府便於07年開始為家長提供資助。父母在小寶寶出生後只要申請放產假,就可獲得相等於月薪三分之二的補貼,最高可達每月1,800歐元(約18,380港元),而這筆資助最長的領取期更可達一年之久。而俄羅斯政府為了鼓勵生育,更於今年頒布法令,凡是在07年以後生育第二胎或以上的婦女,當小孩滿3歲後,便可領取25萬盧布(約7.5萬港元)的資助,在香港實施類似的計劃,為家長提供一筆過的資助,會否是一個可行的「催生」之法?
在經濟效益外有其他好處
給與獎金的方法,受益對象無異較提供免稅額更為廣泛,不論入息高低的家庭都有實利。可是,所衍生的問題亦相應複雜化,例如小朋友出生後的教育及照顧便為問題之一。生育下一代所涉及的不單是一個香火的延續,當中亦涉及了很多文化、教育、倫理等等的問題,故對小朋友的責任不單是「生」如此簡單,亦涉及到「教」的問題。
香港社會金錢掛帥,在金錢的影響下,連親情亦顧不上,所謂「商場無父子」,反映的正是這個事實。在利益主導的思維下,不少家長或許會視生育作為一種的長線投資。可是,當父母左計右計之下,發現生育無異於為自己負上「兒女債」的時候,會隨之而卻步。故此在經濟方法以外,以其他的方式加強家庭凝聚力,讓人明白子女在經濟效益以外所能帶來的好處,可能是改善香港社會出生率每下愈況的一個出路。 ■記者:李浩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