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改編自港產片《無間道》的《無間道風雲》,在奧斯卡中連奪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接四獎,令香港人不由得覺得與有榮焉,泛起了一片因揚威海外而產生的歡愉氣氛。然而不少論者認為美中不足的是,是次獲獎到底只是改編而非本港的原創,令獎項帶來的光輝黯然失色。香港何時才可憑自己的電影揚威海外?要了解這問題背後的意義,便先得從創意的推動談起。
港產電影有過輝煌一頁
香港的電影工業,其實也有過輝煌的一頁。有統計顯示,本港影業的全盛時期,每年製作300多部電影,而且更打入台灣、韓國等地,因而享有「東方荷里活」的稱號。不過,近年電影業出現萎縮跡象,05年本港出產的電影只剩55部,06年更跌至51部。香港的電影業風光不再。
政府設基金直接投資
要挽救衰頹中的電影事業,不同的地方做法各異。南韓政府早年便透過撥款,直接參與投資本土製作電影,將電影業視為一盤生意。儘管不是所有受資助電影皆能賺個「滿堂紅」,但過程中卻為業界製造不同的嘗試的機會。而事實亦證明,南韓電影工業近年發展迅速,由98年年產43部,上升到04年的74部,產量雖不至令人嘩然,但卻與香港的情況此消疲長形成對比。本港政府為推動本土創作,擬用3億元設立電影發展基金,電影發展委員會主席蘇澤光表示,資金將用作直接投資拍攝電影之用,故情況與韓國相似,但每部電影的投資上限多少及分紅等問題,則要待電影發展局成立後諮詢業界再作決定。
台灣出過藝術片新浪潮
不過,如何衡量投資是否物有所值,從而決定向哪方向發展,為情況帶來不少困擾。台灣其實在80年代曾設下電影輔導金,以資助當時一厥不振的電影業。
在輔導金的支持下,台灣電影業在商業上未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收益,卻為一群專拍藝術片的電影導演提供了動力,形成了以侯孝賢、楊德昌等為首的台灣新電影浪潮,如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便於1989年的威尼斯影展中奪得最高榮譽的金獅獎。故此,儘管台灣的電影業在亞洲市場中未必佔有一個重要的位置,然而在藝術成就上卻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們又是否可說台灣的投資是失敗的呢?
《無間道》被公認為港產片成功的例子,而每當我們談到《無間道》的成功的時候,總免不了談到一個數字──4,000多萬的票房收益。其實,早在《無間道》之前已有不少本港電影揚威海外,如王家衛的電影便曾經在柏林、康城等影展中奪魁,然而受注意程度往往沒有《無間道》來得大。當然,賣座的電影不一定沒有藝術成就,或許正因其有深度、有技巧而不落俗套才取得成功。不過,票房數字一旦成了評定創意工業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的時候,對香港的創意事業又是否好事?
在八大院校研究中排尾二
要長遠的發展創意工業,人才的培訓必不可少,不過香港在這方面的情況似乎並不樂觀。教資會最近公布了本港八大院校的研究指數,由99到05年間,逾3,500名學者在不同領域發表的著作,反映香港哪一個範疇的研究人員達到了世界的水平。結果發現,在13個範疇中,「創意藝術、表演藝術及設計」中達世界級水平的學者只有57%,在眾多範疇中排名「尾二」。大學是培養未來人材的主要搖籃,可是本港的創意工業的研究似乎未如理想。而上述的電影發展委員會又擬將3億元的發展基金大部分用作直接投資之用,香港創意工業的未來又何去何從? 對於如何培訓「創意」,其實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創意」一詞本身已經內容空洞,不同的人心中對創意的定位亦有不同,若果創意是容易地互相傳授的話,似乎與「創意」的含義並不相符。不過,若說創意是不抄襲、尊重原創,相信不會有人反對。然而,在BT盛行的社會,視侵犯創作版權為無物的今天,創意工業的發展只怕荊棘重重。 ■記者 李浩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