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羊璧
電視上在播出《十兄弟》,這是個有趣的故事,以前粵語片也拍過的,一對夫妻一下子生了十個兒子,十兄弟,各有奇特的本領。背景是軍閥時期,十兄弟大鬥軍閥,令人痛快。粵語片是李清、羅艷卿演這一對夫妻。
現在故事重現在電視熒屏上,那個軍閥,常在那裡作出種種專橫的行為,然後哈哈大笑。歷來的電影,演軍閥,都是這樣的形象。
軍閥的形象確是這樣的一方霸主。當然,實際上,各地方的軍閥,還是各有面目。
謝天謝地,中國的軍閥時代過去了。
軍閥最為橫行,是差不多一百年前的時候。辛亥革命成功以後,清帝遜位,民國成立。但是那時的革命派和孫中山,實力還沒有建立起來,很快就被袁世凱掌了大權,他做總統,又想做皇帝,但也沒有足夠的力量駕馭全國,從那時候起,中國紛亂,號稱中央的,或者踞霸一地的,都是有力的軍事頭子,各自稱霸一片地方,都是軍閥。
軍閥的特點是,他們掌握軍權,有打仗的本領,又有點政治上的手段,可以掌握一方的政務。否則,始終只是個將領,不能成一方之王。許多軍閥,都被叫做甚麼王甚麼王,就是掌了一方軍權,又掌一方政權。掌政權,主要是掌財權,稅收,有了財權,這個軍閥就可以老是心滿意足地哈哈大笑。
北伐以後,蔣介石掌握了中央軍權和政權,就要逐一清理地方上的軍閥。當紅軍長征時,蔣介石調派大軍追逐,就趁機會把地方軍閥趕下台。趕貴州軍閥王家烈下台,是一個典型例子。
當時長征的紅軍入貴州,到遵義。蔣介石的大軍當然也要跟著來。來了,他就兼做兩件事,一件是對付紅軍,一件是對付王家烈。如果在平時,蔣介石不容易派大軍(中央軍)入貴州,現在有薛岳部隊來到了王家烈的身邊,蔣介石說一句話,份量就比平時重。
蔣介石派了親信李仲公到貴陽,與王家烈見面,說:蔣先生要我來徵求你的意見。黔省的軍政建設,任務很重,先生希望你在黔省的軍事、政治上專搞一樣,看看你是願意主軍,還是主政?
王家烈很為難,想了半晌,說「軍長若不兼主席,軍費就無著,主席若不兼軍長,亦無有保障。」這是老實話,李仲公威脅道:若兩者都不想丟,恐怕兩者都不保。
就是這樣,把王家烈迫得只做軍長,一步步下台。
李宗仁在他的《回憶錄》中,也談到那時廣西歸中央統一的談判,蔣介石要桂軍整編為一個軍(即後來第七軍),但是,卻要廣西財政自理,軍餉也由廣西自籌,「中央暫不過問」。為什麼會這樣?原來因為那時廣西是個窮省,財政收入不理想,蔣介石就不願接這本賬了。李宗仁氣憤地說:「當局目光短小,氣度狹隘,滿腹生意經,竟認為統籌辦理廣西省務為蝕本生意,而不願接收,硬性責令我們自理,使廣西形成半自治狀態。」
各地軍閥「自理」的狀態,當然也一地地不同,但大都免不了強徵暴斂。他們政權在手,有軍權支持,甚麼不可以硬來?所謂捐稅,並沒有甚麼法律程序來制定,說要就要。紅軍入貴州,貴州軍閥要打仗,就借此又加收一種「剿赤捐」,收了一次又一次。隨時抽壯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
軍閥時期,烏煙瘴氣的事情太多,歪理慘況,遠不是現在人們所能想像。《十兄弟》的編、導、演員們,如果能多了解那時軍閥的情況,一定可以演得更加有聲有色,大軍閥哈哈哈的笑聲也會更有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