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3月1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發芽薯仔劇毒致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3-14]
放大圖片

 ■食物安全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左)與研究主任鄧紹平講解植物毒素。本報記者梁祖彝 攝

 【本報訊】(記者 朱樂汶)健康食品如蔬菜、果實,原來也潛藏中毒風險。食物安全中心抽驗市面20款食用植物,化驗天然毒素的含量,發現市民常吃的馬鈴薯、竹筍、北杏、白果和西蘭花都含有毒素;其中以發芽和變綠的馬鈴薯最致命,被驗出每公斤含有高達7,600毫克的天然毒素生物鹼,超出標準75至379倍。中心指毒素主要集中在薯皮,烹煮也不能分解,呼籲市民不宜進食已發芽的馬鈴薯。

 有不想浪費的市民,即使馬鈴薯發芽,亦會將芽削去便煮食。不過,食安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表示,中心抽檢市面上5款常見的馬鈴薯,包括新薯、褐色馬鈴薯、紅皮馬鈴薯、黃皮馬鈴薯及黃皮腰薯化驗,發現含有每公斤26至88毫克的天然毒素生物鹼,雖合符安全標準範圍內(即每公斤含20至100毫克),但中心發現,如發了芽或表皮變綠色的馬鈴薯,毒素會大幅增加75至379倍,毒素含量高達每公斤7,600毫克,有可能導致進食者急性中毒,如出現噁心、胃痛及嘔吐等病徵。

發芽後毒素大增逾300倍

 何玉賢續稱,毒素生物鹼主要集中在薯皮,難以憑口感分辨,但她強調若毒素含量高的馬鈴薯會帶苦味,就算經烹煮亦不能分解:「理論上,只需要將芽去掉,馬鈴薯本身的肉是可安全食用,但一般馬鈴薯發芽後,質感都有改變,所以我們建議市民最好避免食用。」她建議,市民應棄掉發芽、變綠的馬鈴薯,業界亦應避免存放過多馬鈴薯在貨架上。

 另外,四季豆、白果、竹筍、北杏、鮮金針、亞麻籽和西蘭花等常見蔬菜、果實,也被驗出含有毒素,其中北杏、竹筍及亞麻籽含有一種名為氰的毒素,含量約是每公斤9.3至330毫克,可導致胃病、嘔吐等病徵。

鮮金針必須曬乾才食用

 不過,食安中心研究主任鄧紹平解釋,市民只要將這類含氰的食物,切小後在沸水中煮,便可令毒素含量降低九成以上,而毒素亦不會溶入沸水中。她提醒,烹煮不能令所有食物毒素揮發,其中鮮金針含有的毒素秋水仙鹼,即使經烹煮及浸泡後亦難以分解,市民必須把鮮金針曬乾後才可食用。

 鄧紹平指出,即使同一種食物含有的毒素份量亦有所不同,如竹筍含有的氰化物毒素,尖部含量可高至每公斤120毫克,但底部卻只含有每公斤1.1毫克,相距很大,中毒與否,要視乎食用者的體質及進食份量而定。

菜販:發芽薯仔不會出售

 在灣仔鵝頸橋街市經營菜檔的周先生說,馬鈴薯變綠與天氣潮濕有關,其店內的馬鈴薯來自廣東,日售70公斤左右,賣剩的貨便會即日交往附近食肆,保證出售的蔬菜日日新鮮:「從來不會賣發了芽的薯仔。」不過,記者在街市其他菜檔卻發現少量發芽及變綠的馬鈴薯。

 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張漢揚表示,生物鹼普遍存在於馬鈴薯的發芽部分,毒素亦會積聚整個馬鈴薯,食用後可影響人類的神經系統,會導致嘔吐、胃部抽搐等徵狀,即使煮熟馬鈴薯及切去發芽部分,亦未能完全消除毒素。至於北杏含有的氰,他表示過量服食杏仁類的產品,亦有機會導致中毒。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