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3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北大教授被指鯨吞2千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3-16]

 【本報訊】據《青年周末》15日報道:1月29日到3月8日,網上先後出現3條舉報信息,指北京大學長江學者李凌松教授在2001年立項的「973項目」裡,花費5年時間和2,000萬元經費卻沒有做出成果,最後向原清華大學裴端卿教授買論文署名權來「交差」。中國科技部在接受媒體求證時表示,此事「查無實證」。

 8日,一篇題為《中國的幹細胞研究騙局》的帖子出現在中國著名的學術打假網站——新語絲的首頁,發帖人顯示為「胡未明」。

 文中胡未明把矛頭對準了2001年由中國科技部開始支持的「973項目」中的《人胚胎生殖脊幹細胞的分化與組織幹細胞的可塑性研究》,指名道姓3位學者:北京大學長江學者李凌松教授、掛職在中國科學院和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的盛會珍教授、原清華大學教授,現在中科院工作的裴端卿教授。

 「5年過去了,連一篇像樣的研究論文都發表不出來,可見該領域中國科學家的水準。李凌松最後為了交差,掏錢向原來清華大學的裴端卿買了一篇論文的署名權來交差。」「中國寶貴的科研經費就是這樣被科技部的無知官員還有一批科學騙子給揮霍的。」胡未明認為,花費數千萬元的「973計劃」的幹細胞研究是一場「騙局」,並以此質疑李凌松的新項目──2006年底剛剛通過立項的「863課題」幹細胞和組織工程將同樣「一塌糊塗」。

 13日,中國科技部新聞辦陶先生向「973計劃」所屬的基礎研究司核實後回應,1月29日科技部信訪辦看到網上信息後,轉至基礎研究司。基礎研究司與舉報人張浩東取得了聯繫。

科技部:查無實證

 陶先生說,「他自稱是和李凌松有合作關係的一個企業的工作人員,在合作的時候覺得李凌松的水平不高,寫不出那樣的論文,所以他懷疑他用錢買來了別人的論文署名權。但他沒辦法提供任何證據,僅僅是懷疑。」「我覺得不能排除有人以此公報私仇。」

 對於李凌松是否有資格擔任「973項目」的主持科學家,陶先生表示,當時確認過程經過3輪篩選和評審,科技部是認同他的研究水平的。「973項目」結束之後,其成果也通過了專家評審。「從我們現有掌握的情況看,並沒有發現李凌松教授挪用科研經費等問題,也不存在論文造假等問題。網友只是一家之言,可信度不高。」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