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4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貧富兒童 天堂與地獄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4-04]
放大圖片

 ■全世界的兒童無論貧賤富貴,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同樣天真可愛,值得大家關懷愛護。

 世界各地都有特定一日的兒童節,而由1949年起,每年6月1日就被選為國際兒童節,以保障全球兒童權益。至於今日(4月4日)也有一些國家或地區定為兒童節。隨著生活水平提升,富國兒童不愁衣食,iPod、手機和遊戲機唾手可得,這些娛樂雖可帶來無窮樂趣,但就令他們終日呆在家中打機,錯過到戶外跑跑跳跳的機會。相反活在貧窮國度的孩子卻吃不飽穿不暖,沒有一日過得安寧。同是天真無邪的稚童,何以命運卻迥然不同?

 英國早前一項調查訪問了4,000名家長,問他們兒時有甚麼珍貴經歷是其子女沒有的,過半數的家長都想起屋外的集體遊戲,例如玩「跳飛機」和捉迷藏。

沉迷打機 童年變質

 今日的兒童愛打機上網,整天待在電腦桌前視作等閒,渴望到野外探險、爬樹和到海邊散步的小朋友少之又少,溺愛子女的家長反認為這樣可減少意外發生,但其實他們忽視了孩子的身心發展,也令他們錯過童年最值得回味的玩意。

 發達國家的父母視子女為金叵羅,相反生活在第三世界的兒童,卻隨時成為家庭負累。飽受戰亂摧殘的阿富汗遭逢嚴重乾旱,農作物失收,有村民無奈將年幼女兒賣掉,換取金錢買食物。

出嫁換錢 叛軍擄走

 阿富汗過去一年小麥失收,大批農民捱餓,住在當地西部的沙哈古爾,去年聖誕前被迫將10歲女兒賣作新娘,嫁給一名13歲男孩。此前她已將另一名15歲女兒出嫁。沙哈古爾表示,每名新娘可賣得20萬阿富汗元(約3萬港元),如旱災持續,全部5名女兒都要出嫁。她現已收了親家首期5,000阿富汗元(約750港元)的禮金應急。

 至於生活在非洲國家烏干達的兒童,情況更讓人擔憂,有人道專家指當地北部兒童的生活質素是全球第二差劣,歷年來估計有2.5萬名兒童遭當地叛軍「領主抵抗軍」(LRA)擄走以壯軍威。

 15歲的奧韋卡數年前在上學途中被擄走,他逃脫前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們教我們開槍,他們說我們要對抗政府,但我們經常都餓著肚子」。原來很多被擄的兒童最終都難逃一死,有自願團體開設寄宿學校收留少數幸運獲救的孩子,負責人說他們的心靈傷痛難以磨滅。■路透社 /《衛報》/《每日郵報》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