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港
《詩經.鄭風.出其東門》,詩的第一節是「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出其東門,有女如雲」歷來都解釋為:東門那兒,有許多女人。認為「如雲」即眾多的意思。可是,我們想一想,女人眾多,就必然會有各種各樣的女人,詩中的主人公總不至於認為各色各樣的女人全都是美麗的吧?也有的人說:走出了城東門,看到了美女多得像彩雲。這也不好解釋,為什麼詩中的主人公一出城,美女就全都集合了呢?
其實,這「有女如雲」的「雲」,是一種植物,而不是天上的雲。從整首詩來看,第一節是「有女如雲」,第二節相對著的是「有女如荼」。
第二節其實是第一節的同義反覆,意思是一樣的,語氣是一致的,結構也應該是對稱的。可如果一個是天上的雲,一個是植物,那就不好對稱了。
從用語習慣看,《詩經》中「有女如……」「有女……」的句子很多,如《野有死麇》的「有女懷春」,《有女同車》的「有女同車」、「有女同行」……「有女」應當解釋為:有一個女子。「有女如荼」應該解釋為「有一個女子像荼一樣」,而不可能是有許多女子全都「如荼」。如此,到了「有女如雲」就成了「有許多女子」,這也講不通。
一九二二年,在古都洛陽發現了漢代石經,共有幾十塊。著名的古文字家羅振玉將這些發現寫入《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一書。其中有魯詩《鄭風.出其東門》殘字「雖則如芸」。
既然「雖則如雲」是「雖則如芸」,可以推測出來,「有女如雲」也應該是「有女如芸」。可惜,今日的註釋家,沒有注意到這一條信息,依然在朱熹等人解釋《詩經》的圈子裡打轉。
芸是一種草本植物,《禮記.月令》「仲冬之月……芸始生」,鄭玄注「芸,香草也。」
將「雲」看成「芸」,「有女如芸」就成了:有一個女子像芸草一樣。「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就可以譯成:走出東門,遇到一個女子美麗如香芸,即使是這樣美麗的姑娘,也不如我的心上人。這樣一來,語意通順了,結構整齊了,也合乎事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