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盛宣懷檔案 改寫晚清民初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4-22]
放大圖片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實習記者 唐湛嫣、丁航

 目前中國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私人檔案——盛宣懷檔案,已由上海圖書館整理完畢,並將彙編為《盛宣懷檔案資料全編》發行。盛宣懷檔案是盛氏家族自咸豐六年(1856年)前後至1936的紀錄,多達17.5萬件,字數超過1億字。專家認為,這是研究我國近代史,尤其是研究洋務運動史、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發展史、中國近代實業思想史、近代上海史的十分重要的原始資料和歷史文獻,對盛宣懷檔案的研究亦將在相當程度上改寫晚清企業史、社會史和文化史。

 盛宣懷被稱作中國「官僚資本第一人」,有學者認為盛宣懷總攬中國近代「輪船、電報、鐵路、紡織、礦務、銀行和教育事業」的開創之功,甚至稱他是「中國近代工業之父」,其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顯赫地位,不難想見。正因為如此,其對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價值和意義,不言而喻。

中國紅十字會首任會長

 專家認為,「盛檔」記載的不僅是一個人的一生,更記載了一部歷史。盛宣懷親歷了晚清民初的大部分重要歷史事件,如1900年的「東南互保」和1902年「商約談判」等。另外,作為「洋務運動」舉足輕重的幹將,盛氏還創辦了天津電報局、上海華盛紡織總廠、中國通商銀行、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以及第一家民族資本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發起創辦了近代第一批新式學校—─北洋大學堂和南洋公學。不僅如此,盛宣懷在社會公益事業領域也頗有作為,在他的倡議下,中國首次成立了紅十字會,盛宣懷親任會長。

 盛宣懷一生與許多名人、要人都有接觸,如孫中山、譚嗣同、李鴻章、梁啟超、翁同龢、張之洞、左宗棠、袁世凱、胡雪巖、詹天佑等。他們與盛宣懷都有信件往來,或謀軍國大事,或論工商細節,或敘甜酸苦辣,或談市井瑣聞等等。「盛檔」內這些珍貴的往來資料不但是研究盛宣懷個人、思想、境遇的珍貴來源,同時也是研究其他名流不可多得的輔助史料。

 盛宣懷一生仕途得意,李鴻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據馮金牛介紹,當初盛宣懷經過介紹成為李鴻章的幕僚,被委任行營內文案,相當於今天的機要秘書,隨侍李鴻章鞍前馬後。盛宣懷主張引入民資外資的創業理念,就是在這段時間內逐漸得到李鴻章的賞識,並由此獲得重用。李鴻章亦曾經誇讚盛宣懷是「才具優長,心精力果,能任重大事件,足以幹濟時艱」。

獲李鴻章賞識視作知己

 中國甲午戰敗後,李鴻章簽下《馬關條約》,被指出賣民族利益,事後他在一封寫給盛宣懷的密信中表示,事先就知道簽下《馬關條約》的下場,然而不簽不行,現在成為舉國罪人,實在是灰心喪氣。馮金牛解釋,此信寫於紅紙上並以紅漆印封口,表示此信是密信。信中李鴻章稱盛宣懷為「杏蓀仁弟」,他們兩人的關係早就不再是當年的上下級,李鴻章不但把盛宣懷當作自己的親信,甚至是當作自己的知己來吐露遭罷官後的痛苦心情。

 「盛檔」中還有一封迄今尚未面世的孫中山手寫的「求助信」。這份寫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的信,內容是孫中山希望「熱心公益而經濟界極有信用為中外人士所共悉」的盛宣懷,能夠出資幫助國民黨渡過難關。對此,馮金牛分析認為,孫中山的這個要求最後是被盛宣懷婉拒,但是作為史料,卻對於研究孫中山這一時期的革命活動很有價值。

中國第一位大學校長

 盛宣懷與中國現代教育事業亦淵源頗深。在他的倡議下,1895年10月2日,光緒帝御筆欽准設立北洋大學堂(即今天天津大學前身),盛宣懷任第一任校長。這一天,也成為中國第一所大學建校紀念日。北洋大學堂創建後,盛宣懷秉承「事事研求」的人生宗旨,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以及「學以致用」的辦學方針,形成了「西學中用」的思想理念。

興學儲才 冀國家強盛

 除了創辦北洋大學堂外,盛宣懷還創設了南洋公學(今上海交通大學)、南洋公學附設譯書院、電報學堂等,並在學堂開設數學、物理、化學等現代學科。為適應清政府經濟特科的選拔,他還開辦了「特班」,專門培養政府官吏。盛宣懷為什麼如此熱心教育事業,究其原因,恐怕與他自身的經歷有重要關係。

 專家認為,一方面,盛宣懷曾經三次參加科舉考試不中,對於科舉深感厭惡;另一方面,由於興辦「洋務」長期和外國人打交道,盛宣懷對科舉制度的價值和意義產生了懷疑。他開始認識到,科舉制度不可能造就出西方那樣的經濟和軍事強國。他在給朝廷的奏摺中說:「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西國人才之盛皆出於學堂」。

洋務先驅引民資辦企業

 盛宣懷在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以政府官員身份,創辦實業,他之所以能夠在「洋務運動」諸多先鋒人物中脫穎而出,還在於他的實業理念十分新潮。

 馮金牛副研究員介紹說,當時清朝政府財力枯竭,往往一年就把後三四年的稅都徵收了。對於想要發展實業的「洋務派」來說,政府的資金實在是杯水車薪。對此,盛宣懷提出「官督商辦」,即國家企業中的主要官員由政府派員擔任,並由國家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植,吸納民間資本興辦企業。盛宣懷通過「國家控制,民間集資,利益共享」的模式,先後創辦了輪船招商局、大冶特礦、鐵路總公司等。不僅如此,盛氏還想「引進外資」,「盛檔」中有一份手記,記錄了盛宣懷同一名德國外交官的對話,提到向德國銀行借款開礦開企業的事情。

與外商簽下首個平等條約

 馮金牛亦表示,今次整理檔案發現,盛宣懷在興辦實業時,同外國人談判「寸利必爭」,其「不能讓利,與外人爭利」的原則十分明確。盛宣懷在主持輪船招商局期間,同英美輪船公司太古洋行、怡和洋行價格競爭,導致三方都不堪重負,後經過談判,簽署了著名的「齊價合同」,即商定一個可以共同接受的航運價格一致對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劃分「勢力範圍」,三家航運公司都力爭要多佔份額,盛宣懷在多份談判時期的文件上批示,對外人寸利不讓,「齊價合同」亦是招商局作為中國新一代企業的代表與外國商人第一次簽下了平等條約。

盛氏獲賜釣魚島 疑屬虛構

 在美國的盛宣懷孫女曾經出示過一份慈禧太后的詔書,該詔書說:「皇太后慈諭,太常寺正卿盛宣懷所進藥丸甚是效驗,據奏原料藥材採自台灣海外釣魚台小島。靈藥產於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該卿家世設藥局,施診給藥,救濟貧病,殊堪嘉許,即將該釣魚台、黃尾嶼。赤尾嶼三小島賞給盛宣懷為產業,供採藥之用。其深體皇太后及皇上仁德普被之至意。欽此。光緒十九年十月。」

 對此,馮金牛表示,有在日本的盛氏後人向他表示,這份詔書不太可能是真的,所謂慈禧將釣魚島賞賜給盛宣懷一事應該只是後人們自己「做秀」而已。「盛檔」中沒有發現任何有關釣魚島被賜給盛宣懷的佐證,這麼重大的事件在那麼多文件中不會不留下隻字片語,就目前所能得到的信息看來,可以得出結論,釣魚島不是盛氏的「採藥場」。

「盛檔」216箱 整理工作艱巨

 晚年的盛宣懷定居上海,「盛檔」亦被保存在盛氏祠堂內。上世紀30年代末抗戰前後,盛氏後人輾轉前赴日本,大部分檔案由於無法攜帶出國,便捐贈給了張元濟任館長的上海合眾圖書館。上海合眾圖書館在1953年併入上海圖書館,盛宣懷檔案也被封存在上海圖書館的庫藏中。「文化大革命」中,由於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謹慎,絕大多數館藏文件資料都未因「破四舊」運動而被破壞。直到「文革」後期,有一部分專家表示,可以「批判性地利用」這部分資料,才於1975年由復旦大學、上海社科院等三家單位組成檔案整理小組,對「盛檔」進行初步整理。據了解,當時用來裝載這些資料的紙箱就有216個,每個箱子長1米,寬約50厘米,高約80厘米。

 1995年,上海圖書館遷至新址後,正式成立了「盛檔」整理小組。17萬5千件書信的整理修復工作很艱巨,不僅破損的檔案需要修復,而且「盛檔」中出現的人名有上萬之多,不少人還有字、號,要弄清楚每一個名字及他們的身份、地位,與盛宣懷的關係等,不僅是件費時的事,更是一門學問。據悉,包括上海社科院副院長、上海歷史研究所所長熊月之在內的學術界眾多權威人士都將參與到文物的整理和修復中來。

盛宣懷任職簡表

 輪船招商局會辦:同治十二年六月(1873年7月)至光緒五年(1880年)

 電報局督辦:光緒八年(1882年冬)

 署天津海關道:光緒十年五月(1884年6月)至光緒十年九月(1884年10月)

 督辦上海華盛紡織總廠:光緒十九年十二月(1893年11月)

 督辦漢陽鐵廠:光緒二十二年四月十二日(1896年5月24日)

 督辦南洋公學:光緒二十二年十二月(1897年1月)至光緒三十一年二月(1905年3月)

 開辦中國通商銀行:光緒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

 賞加尚書銜:光緒二十九年八月二十七日(1903年10月17日)

 授郵傳部右侍郎:光緒三十四年二月初七日(1908年3月9日)

 任中國紅十字會長:宣統二年正月十八日(1910年2月27日)

 任漢治萍公司董事長:民國二年四月(1913年3月)

 病逝:民國五年三月二十五日(1916年4月27日)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