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4月2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積葵丹美浪漫 唯美 作者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4-24]
放大圖片

文:黃載言

 片廠式拍攝電影至今近乎絕跡,要取實景、用自然光連帶當中衝撞出的氣氛,可說是把電影從純想像的世界變成能夠讓觀眾投入某程度上現實。

 電影是否應該只義無反顧的理性?難說,卻肯定曾有人絕對堅持想像力的。

 已故法國電影大師積葵丹美(Jacques Demy 1931–1990)自出道起就被歸納為「法國電影新浪潮」成員之一。事實上,丹美的作品一直保持某程度的「劇場」與「幻想」,務求能夠將他內心的意念原本的呈現觀眾眼前。

 「我希望作品自身能獨立建構出一個世界。」丹美曾說過。

 本年度香港的法國藝術節「法國五月」的電影部分,將放映積葵丹美所有長片,藉此再次讓觀眾沉醉於丹美那種融合舞台幻想概念的電影想像空間裡。

 儘管在他的電影人生中曾波瀾起伏,亦有指他的作品之品質參差不夠穩定。但我們可以肯定,丹美對他想要建構的空間及所表達現的想像力未曾退減,從每一格菲林中我們所看到的mise-en-scene(舞台調度)絕對華麗斑斕美不勝收。光是定格畫面就足以教人心醉不已。

虛幻歡愉 現實矛盾

 積葵丹美被歸納為「法國電影新浪潮」的成員,作品卻與「新浪潮」扯上不上大的關係。

 首作《羅拉》,雖然以實景拍攝,然而材料卻以通俗劇為主元素。到《秋水伊人》時的製作更全部人工化;其後《驢皮公主》更把大部分場景搬進片廠 —— 這些都是「新浪潮」所抗拒的表達手法。

 也有人以「唯美主義」來形容丹美–因他總愛極致地以歌唱、粉彩、童話把自己的作品風格化,呈顯出其矛盾的世界觀–常言丹美的電影既極賞心悅目,卻常教觀眾在飽嚐甜頭後即苦澀來襲。

 積葵丹美於1990年因腦溢血而逝世。及後,由其遺孀安妮華達 (Agnes Varda)執導,拍攝紀錄丹美童年往事的半紀錄片《童年拾趣》並於1991年公映。華達在丹美離世後,獨力為他的作品進行修復工程。

 近年,丹美的作品陸續被世界各地重新認識與評價,華達的確功不可沒。

稍欠政見 永遠幻想

 浪漫主義、桃紅濾鏡之下,評論說丹美的電影略欠一點政治味道,比不上當其時高達(60年代末)、Left Bank甚至他的妻子華達的作品。然而他卻從未把這些課題漏掉,只不過是仍然以他的幻想唯美風去包裝,例如在《羅拉》裡的妓女、《天使灣》裡的賭博沉迷、《柳美花嬌》的異鄉人生活問題(角色只以白日夢心態去周遊列國)。丹美與妻子的關係,無不讓外間懷疑,為什麼他自身沒有受到Left Bank較左翼思維的影響。

 但他的抽離,卻受到了高達(Jean-Luc Godard)的「質疑」。高達起初只是不太認同Left Bank過於「投入政治」的方向,但在60年代後期,高達就不知為何把矛頭指向丹美,不是因為他對政治的冷感,而是認為丹美像專注去建構出只能容納自身世界觀於電影裡,更希望把那個虛構帶進現實。

完美極致 表達自我

 不過,雖然丹美的電影愛唯我獨尊過分糖衣,畢竟裡頭蘊含不少精緻細膩的表達,串連起他所有作品,並不難發現其中之特性、充滿活力及朝氣的風骨。他的電影往往自成一國,著意探討裡頭某種與當其時的社會現象,卻極力要保持電影的內在世界觀,透過以配合那些詩詞式、色彩協調及音樂組合,建構成為較另類的自我意識世界。

 即使他的作品並沒有一個穩定高水準,丹美堅持的唯我(或唯美)願景,證明了他是作者論(Auteurs)前線分子;這由巴贊(Andre Bazin)及杜魯福所下定義,繼而以這方向抗衡他們不接受的meutteurs-en-scene(意即把舞台劇作或文本完封拍成電影)。在影評人眼中或許丹美的世界流於天真爛漫的史詩,他這種堅毅卻滿溢如夢境一般的超現實(可算是「人工超現實」)。

 也許丹美所沉醉的美夢,是以色彩、詩意再配合音樂所構成的完美景象。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