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港公開考試現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相信不少考生正被一浪接一浪的考試折騰。香港教育制度向被評為填鴨式教育,考試成為了鬥「手快」、鬥「死記功夫」的一門工具,甚至被指不能考察出真正的人才。考試制度古已有之,而且在社會中具有重要意義,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階梯,故此,要理解考試制度的現意義,不妨從了解古代考試制度的確立入手。
吸納不同人才為己用,自古成了機構或政府成功的不二法門,古時,不同選舉能人的機制已經存在,而且準則亦不盡相同。例如漢代便有察舉孝廉的制度,政府於街頭里巷間風聞某人或官員的行為,認為此人符合孝或廉潔之德,便可薦此人為官,此為察舉孝廉之制。不過正式確立考試作為評定人才而且影響最深遠的,相信非科舉制度莫屬。
科舉制始於隋代
科舉制度始於隋代,確立於唐宋,直到清代為止,成為了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科舉制度採用分科考試的形式,應考者不分貧富貴賤一律擁有應考的資格。在唐代,科舉已開始成了一種定期舉行的考試制度,規定每年秋後進行一次,而眾多的科目中,以明經、進士兩科規模最大,最受當時社會所重視。明經科是考士人對儒家經典及其注疏的理解程度;而進士科考試則是考士人賦詩遣句的造詣。及至明清,連考試的形式亦有明確的限制,要依足「八股」規矩來進行,考試的意義變得更為形式化,失去了本身的意義。
平民做官的階梯
中國傳統一向流傳著「學而優則仕」的思想,自科舉制確立後,便成了學子踏上仕途的主要途徑。而值得注意的是,科舉制度的出現令學校與科舉有合流的趨勢。若說將科舉與學校作出直接的聯繫,便要數明代的制度。明代政府規定士人應舉前必先入學,只有經過在學校中考試合格的州縣學生員和國子監生員,才能取得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
在科舉制確立之前,社會上主要以「世卿世祿制」作為任用官員的途徑,貴族按照血緣關係而沿襲官爵,平民百姓往往缺少入仕的途徑。因科舉而產生的考試制度,便將貴族壟斷仕途的局面扭轉,使國家政權向社會各階層開放。通過科舉,政府可以從社會各階層中選拔治國之才,只要有真才實學之士便可透過考試制度一展所長。故考試制度其實是促成締造社會公平原則的一個重要的標誌,為平民架起了改變社會地位的攀登階梯。
功利思想限制知識傳授
不過,天下知識無涯,考試制度的確立雖然為選拔人才提供了一個積極性的途徑,但功利思想的影響卻使知識的傳授受到局限。有學者分析18世紀工業革命為何未能在中國發生的原因,指出中國科技水準當時雖一直在全球範疇內領先,然而科舉卻使無數有天賦的人才無暇或無心顧及與考試無關的其他知識,造成限制了學人思維的一個原因。知識是一個無涯的海洋,考試的內容根本沒法包攬所有知識的範圍,現今考試制度如何承先啟後,是未來社會討論的一大課題。 ■記者 李浩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