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小知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04]
放大圖片

 ■蘇聯、東歐巨變後,中國先後與以色列、韓國、印尼、新加坡等國建交。圖為92年中國與韓國建交後,國家主席楊尚昆(右)歡迎訪華的韓國總統盧泰愚。

 「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已經完成準決賽階段,本版現刊登外交小知識與讀者分享。由中國外交史上不同的概念及事件,到與接待禮賓相關的知識,本報將為讀者一一介紹,一方面增進學生及市民對外交的認識,協助推行國情教育,另一方面亦配合競賽「感知外交,增長才識,認識國家、共創未來」的宗旨。

中國當代外交史名詞解讀:新中國外交歷史的階段性特點與建交高潮

 新中國外交關係史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點,突出標誌是在此過程中共有4次建交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在50年代初期,中國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迅速建交,同時與部分亞洲民族獨立國家及北歐國家在談判的基礎上建立了外交關係。這一時期,中國與24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第二次建交高潮的基本特點是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關係有了突破、與大部分新獨立的非洲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此期間中國與25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從1970年開始,中國迎來了第三次建交高潮,共有71個國家與中國建交。第三次建交高潮出現的原因,首先是中國在反對美國敵視政策的鬥爭中取得了勝利。美國開始採取緩和對華關係的現實主義政策,因此美國的盟國和受美國控制的國家在發展對華關係時不再擔心美國的制裁。其次,在70年代國際形勢緊張化、美蘇爭奪加劇、地區衝突增多的背景下,很多國家感到了與中國發展關係的必要。第三,中國領導人開始糾正「文革」中極左思潮衝擊外交的錯誤,並採取主動步驟來修補與一些國家的關係。

 這次建交高潮的基本特點是:1、中國與所有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2、中國與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關係有了重大突破。3、中國基本上完成了與歐洲和非洲國家的建交過程。

 蘇聯、東歐巨變後,中國政府超越意識形態的分歧,積極發展與新獨立國家的關係。同時,中國又致力於改善與亞洲國家的關係,先後與以色列、韓國、印尼、新加坡等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形成了中國對外關係史上的第四次建交高潮。

禮賓知識答與問

 問:外交代表機關的主要職能是甚麼?

 答:(1)在接受國中代表派遣國;

   (2)代表本國政府與接受國政府進行聯繫和辦理各種交涉,商談兩國關心的國際問題和交涉兩國關係中存在的問題等等;

   (3)在國際法許可的範圍內,保護本國及其僑民和企業在接受國中的利益;

   (4)通過一切合法手段,即通過接受國公開的報刊、出版物、廣播以及與接受國官方機關接觸等途徑了解和調查接受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情況和事態,並向本國政府作出報告;

   (5)促進本國和接受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和發展兩國間經濟、文化和科學關係等。此外,外交代表機關除執行外交職務外也可行使領事事務的職能。

 參考網頁: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quiz.fmcoprc.gov.hk/chn/

 資料來源:「第一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網站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