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5月1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成品油定價擬「原油價+成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12]
放大圖片

 ■長期以來,國際原油持續漲價,而中國內地的成品油價格與之脫節,使上游煉油企業出現巨額虧損。中石化去年雖獲財政補貼50億,但煉油業務去年仍虧252.98億元。圖為中石化海南煉油化工廠區一角。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荊才

 爭議多時的成品油價格改革機制有望成形,中國內地的資源價格改革或將以成品油價格改革拉開序幕。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談及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時透露,中國內地將採用「原油加成本」的成品油定價體系,政府將逐漸放棄對成品油價的補貼。

 人民銀行報告指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提出,新的成品油定價體系將以布倫特、迪拜和米納斯三地原油價格為基準,加上煉油企業一定的成本和利潤而產生國內成品油價格。此前,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德銘曾於今年4月初透露,中國正緊密關注國際油價走勢,將選擇合適時機,實現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

目前油價脫節煉油巨虧

 內地的成品油價一直與國際油價脫節。石油公司的上游勘採業務近年受惠於國際油價的上漲而利潤大升,因為原油價格已與國際原油價格接軌;而成品油由於價格未能跟上國際油價變化,所以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的煉油業務近年多出現巨額虧損。去年中石化股份(0386)的煉油業務雖獲得財政部一次性補貼50億元人民幣,但全年煉油虧損仍達252.98億元,較05年度增加6.15倍,煉油業務每桶虧損0.34美元。

改革資源價格平衡收支

 央行報告認為,資源價格改革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的迫切需要。由於內地資源價格長期被人為壓低,多數低於國外,刺激出口快速增長,導致貿易順差擴大,帶來結匯壓力和人民幣升值預期,國際投機資本也因此迅速流入,造成資本項目順差,最終帶來國際收支失衡和人民幣匯率上升壓力。

 報告指出,從長期看,資源價格改革有利於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改善貨幣政策實施環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但在短期可能會帶來價格總水平一定程度的上漲。要合理把握價格改革的力度和節奏,充分考慮價格上漲和出台調整價格措施對低收入群眾生活的影響。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