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5月1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娛樂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譚富英百年祭(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15]

翁思再

 上月三日本版曾介紹了已故京劇名家譚富英的老生藝術,這次談談他的為人。

 與譚家人接觸過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他為人真誠,做人老實,對藝術尤其求真務實,決不譁眾取寵。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譚富英對於自己的教訓,也並不諱言。

 《京劇談往錄》、《談余叔岩》等書中,記述了一些譚富英學戲的軼事。他磕頭拜師時,余叔岩親切地說:我向你爺爺學的頭一齣戲是《太平橋》,我也首先教你這齣戲,把學來一招一式都還給譚家。不過譚富英尚未全部學會這齣《太平橋》,就要求改學《戰太平》。余叔岩想《戰太平》也是靠把戲,也可以打基礎,便答應了。

 正式開《戰太平》課時,憑譚富英的基礎,當然很快就略具規模。然而老師對他期望值很高,一絲不苟,反覆糾正。如此周而復始,余叔岩累了,而譚富英卻還未盡師意,場面很尷尬。

 師母陳氏在旁解圍說:大家都累著了,歇了吧!於是就此停止。有一次在台上,譚富英未按余叔岩所教的方式去演,過於外露,缺少蘊藉。余叔岩問他為什麼這樣演,譚富英回答說,是為了「警前台」,意思是迎合觀眾;余叔岩很不高興,嚴厲責問:「那就不用警後台啦?!」譚富英本錢足,票房好,觀眾已經認可。而頻繁的演事,更令他應接不暇,到余府登門上課這件事,漸漸擱淺。

後悔沒學全《太平橋》

 後來,譚富英對此引為憾事。譚元壽先生以及天津名宿從鴻奎先生都曾告知筆者:譚富英非常後悔當初沒能把《太平橋》全部學下來。在他晚年直至臨終前的病榻上,一件珍貴的陪伴物就是余叔岩的「十八張半」唱片。他反覆聆聽,他告誡譚元壽:「十八張半」的境界,空前了!我不敢說它「絕後」,但後人要超越很難。當年老師不喜歡我,那是因為我不努力,不入門。譚門的學生要努力提高,就應從這「十八張半」入手。後來,譚富英的門生孫岳,打出「宗譚學余」的旗幟。元壽之子孝曾,則由余叔岩弟子王少樓打基礎。元壽為孫子取名「正岩」,並將譚正岩交給與余叔岩有家族淵源、並對余派研習有素的陳志清去訓練。

 1938年以後,余叔岩執教重點轉向孟小冬和李少春,而孟小冬學的時間最長。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余叔岩琴師王瑞芝從香港孟小冬處回到內地,先在上海與遲世恭合作,後來赴京,為譚富英所羅致。和寶堂兄告知:譚元壽說譚富英在王瑞芝面前畢恭畢敬,一字一句地學習余腔。我們聽譚富英1957年由王瑞芝伴奏的《奇冤報》,唱腔與孟小冬如出一轍。在《法場換子》中,余叔岩設計出鬚生反二黃的新格局,然而並未上台演過,譚富英認真向王瑞芝討教了該劇。

「氣勢」「韻味」相結合

 我有幸聆聽了這份錄音,覺得晚年的譚富英,傾向於由博返約,脫離火氣,在大氣和率真中,多了一份清麗和細膩。

 當代哲學家葉秀山(秋文)在總結京劇流派歷史時,把聲腔分為「氣勢」和「韻味」兩個系列。他在《古中國的歌》一書中寫道:「如果說,譚鑫培是韻味派的創始者,那麼余叔岩則是韻味派發展中的高峰。」作為譚鑫培的哲孫和余叔岩的徒弟,譚富英有所繼承,也有所變異和發展。他是韻味派中更多摻入氣勢派因素者。譚富英於韻味中見氣勢,又在酣暢淋漓的氣勢中,不失韻味派的本色,這是他最難能可貴之處。

 譚富英的後人和傳人譚元壽、馬長禮、孫岳、殷寶忠、李崇善等,後來在現代戲的人物塑造上獲得成功,良有以也。譚富英健康而又中正的舞台風采和表演風格,是京劇藝術的寶貴財產。 (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娛樂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