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5月1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製造業北移 服務業興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15]
放大圖片

 香港經過了60、70年代各式工業的騰飛,後來因為中國改革開放,助我們渡過了土地不足及勞工不足的瓶頸,港商在神州走出了新天地。同時,香港經濟地位轉型,製造業北移,最高增值的業務仍留在香港,商貿服務行業得到龐大的發展空間,於是服務業在80年代漸漸取代製造業,成為香港重要的經濟支柱。

法律界:

做房地產契約大賺

 在80、90年代香港經歷不少風雨,但在那段風雨飄搖的日子,香港經濟依舊繁盛,吳少鵬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吳少鵬憶述,「80、90年代是香港經濟飛黃騰達的日子,每個人的生活也過得相當好……當時一般平民百姓的生活樸素,早上為趕上班迫巴士的滋味,和地鐵人潮湧湧的畫面,現在也記憶猶新。」1984年,初開律師樓的吳少鵬從沒想過自己會沒有生意,「當時做律師不需太用功就可搵到食,而且還是好好兩餐,因為單憑做房地產契約就已經賺到盆滿缽滿。」

眼鏡業:

適逢膠架眼鏡熱潮

 女承父業的珠江眼鏡製造廠有限公司副總裁曹綺梅,由本土銷售做起,當時的生意是逐打計算的,只賣給小型的批發公司或零售商店,後來她漸漸建立了海外的生意網絡,接到出口訂單,「我們起初接的多是美國客,他們要求款式簡單的框架,對品質不太注重。但在80年代中,我們開始到歐洲的展覽會,而歐洲客人的要求一般較高,於是我們也因應他們的要求而開始設計適合該地市場口味的貨品。」

 珠江眼鏡製造廠有限公司由山寨廠發展至擁有海外市場,適逢又碰上87年後的膠架眼鏡熱潮,他們的生意簡直應接不暇,不愁沒訂單。其實當時,香港是全球眼鏡框的主要出口地之一,每年出口的貨值僅次於意大利,更是亞洲區之冠。

物流業:

製造業北移增商機

 香港物流界的保昌控股有限公司行政主席劉少榮,在82年開始創業,縱然遇上84年的能源危機,面對銀行利率高達百分之20,他仍可憑完善的對策確保公司有足夠的流動資金,令業務一日千里。

 「改革開放讓港商有機會把廠房搬到珠江三角洲,他們利用強大而有效率的勞動力發展製造業,而製造業的發展讓香港貨運物流的商機相當大。」劉少榮認為,香港物流界有兩大優勢。首先,香港位處珠江三角洲南面位置,這個地理優勢讓香港成了中國接軌世界的門戶;其次,在70、80年代,香港的運輸物流業已發展得相當成熟,處於領導世界的位置,所以國內的外資(包括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甚至歐洲等地)製造商都會選用香港的物流服務,因此當時的物流業發展空間不少。

運輸易名物流 大學生入行增

 據劉少榮表示,「物流」一詞是98年赤蠟角新機場啟用後才開始出現。一直以來,人們對從前被稱作「運輸」的「物流」業多有負面印象,認為從事「運輸」的人只負責「擔擔抬抬」,又欠缺事業前景。劉少榮曾經起用一批大學生工作,但他們在家人的壓力底下,很快就辭職不幹。所以劉少榮決心改善行業的形象。時至今日,「物流」已經成為很多大學生選修的科目,又吸引到不少大學生入行,香港物流界的威水事已無容置疑。

內地與港合作更見頻繁

 香港的經濟一直向好,但89年春夏之交北京那場政治風波,令香港人駐足反思了一下子。89年5月結婚的吳少鵬,渡蜜月回港後業務就遇上重大的轉變,他回想起他的合夥人因那場政治風波,而不想再留在香港,移民去了,當下,他想也不想就買下合夥人的股權。

 當時「前景不明朗」是大家的口頭禪,但吳律師認為「不明朗」不等於壞,因為他認為香港人可以合力地把「不明朗」明朗化,所以縱然當時香港的移民人數激增至每年約6萬人(一般情況香港移民約每年2萬人),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心態相當緊張,但他仍然選擇留在香港。

 而從事物流業的劉少榮,在89年時仍同樣對香港充滿信心,當時身處海外的股東對局勢非常關注,更提議把公司的總部撤離香港,劉少榮便大力游說各股東「即使在文革時期,中國內地的出口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所以現在的情況實在不用太擔心,放心把總部留在香港吧!」就是這樣,「保昌」便和劉少榮一起留在香港了。

 的而且確,89年那場風波對香港經濟上的衝擊並沒維持多久,而內地與香港合作往後反而愈見頻繁。

香港物流界威水史

■全球最繁忙國際航空貨運

■全球第二繁忙貨櫃碼頭

■特快專遞業務運輸量全球第四位

■國際航空客運全球第五位

資料提供:香港貿易發展局

連接內地海外 港成交流橋樑

 當內地成為了世界工廠,香港憑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多年與外國打交道、營商的經驗、健全的法制及自由經濟,為內地企業與國際市場接軌。而香港經濟支柱由製造業轉營到服務業,實乃兩地合作的必然結果。曹綺梅就常常都會帶同公司的設計師到海外參加同業的各大展覽會,她希望設計師在參考同業作品同時,亦可以吸收各地不同的文化,設計出更國際化、更高水準的作品。對於海外有潛質的客戶,曹綺梅更會主動飛往外地接洽,與客戶建立關係,簽了約後,她便會把貨品樣版帶到由60多人發展到今日逾千的內地廠房生產,這種生意模式彷彿把內地廠房和海外買家聯繫了。

 律師吳少鵬92年10月往內地開設辦公室,成為全中國首批共12間國內外資律師行之一。

 以他擁有多個國籍人士任職的律師行為例,他香港的辦公室成了內地與海外法律業務交流的橋樑,吳少鵬看準了內地與香港及海外法律業務的交流空間,今年更在他所參與的法律界組織LAWorld(一個世界性的律師網絡,由25個國家的33個律師事務所組成,共超過600位專業律師)的周年大會上,提議利用個人在香港的律師樓,聘用內地及海外的法律專才,共同發展內地及海外法律業務的可能性,從而讓香港成為內地及海外法律業務的中介人,而他亦深信,

機會與經濟往往就建立及發展於這種「橋樑」之上。

設計廊助建本地品牌

 80年代中之後,香港不再以製造業作為我們的經濟核心,廠商的生產線北移,香港於是轉移以服務性工作(例如設計及銷售等)為主,讓日後的創意工業漸漸發展起來,但設計師在發展業務初期,未必有充裕的資金開設零售店,而香港貿易發展局的「設計廊」便提供了一個空間讓他們小試牛刀,以寄賣的形式,測試產品的市場銷售能力。

 「設計廊」於1991年成立,致力推動本地的原創精神,主要銷售本地品牌及設計師的優質產品,同時亦提供商貿配對服務,向海外買家推廣香港設計產品的創意,使這些產品在國際市場脫穎而出,建立本地品牌。

港人適應力強 樂觀面對困難

 《商城記》主持顧紀筠在第三集的節目中談到,她十多歲時入行做演員,之後轉行從事櫥窗設計,再經營起珠寶生意,90年代初毅然放棄一切,到紐約攻讀「珠寶鑑證」,之後又當了6年的全職義工,接著機緣巧合之下又當回演員。她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際遇,但也懂把握機會,承受不同的轉變,這種香港人特有的適應能力,讓我們遇到甚麼困難都能迎刃而解。無獨有偶,《商城記》第三集的編導伍自禎,亦非常欣賞香港人靈活的頭腦及適應的能力,拍攝期間,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律師吳少鵬能夠積極面對生活的未知數,正如他認為「不明朗」即有可能壞,也有可能好,所以更應努力不懈的在不穩定的環境下尋找機會,如此正面、樂觀,永不言敗的心態正是香港成功之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