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5月20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曹誠淵舞得自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20]
放大圖片

文:尉瑋 攝:劉國權

 6月,中國三大頂尖現代舞團——香港城市當代舞團、廣東現代舞團和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將在香港同台獻藝,節目名為「開天闢地」,讓觀眾一次領略三地名家風采。作為三個舞團共同的藝術總監,曹誠淵在北京、廣州、香港三地勞累奔波,心情卻似乎出奇地好。

 說起舞蹈,說起舞團,曹誠淵眉飛色舞。不時也提到當時創業的艱難,提及剛到內地發展現代舞時「如坐過山車」一般提心吊膽、不知前路的經歷,卻也只是輕描淡寫、四襾撥千斤地帶了過去。

 其實,由八十年代初開始在香港發展現代舞,後來一路發展到廣州和北京,環境、體制、時代,種種限制和困難他都遇到過,卻從不像許多人那樣掛在嘴邊一遍遍抱怨,或是拿出往日的艱難創業史以作炫耀。

 對於舞蹈,他的想法很簡單:「只是在做自己喜歡的東西,遇到困難就想怎麼繞過它。困難反而變成動力。」

今昔巨變

 1979年,曹誠淵創立香港城市當代舞團的時候,適逢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之後到廣州和北京發展現代舞,雖經歷了很多困難,卻也見證了內地二十多年來文化包容的迅速發展。

 1980年,城市當代舞團第一次在廣州登台,表演講述越南難民故事的《片段》。表演廳中座無虛席,完場後觀眾卻匆匆離場。那個時候,現代舞在中國仍是「資本主義的毒草」,抱著好奇心情入場的觀眾雖被節目吸引,卻是戰戰兢兢,不敢流連。

 今日的情況則已大不相同。剛剛過去的「廣東現代舞周」雖只是第四屆,卻已成為每年全國現代舞界的一場盛事。「今年的門票全部賣光,小劇場加場,大劇場爆滿。觀眾越來越多,更有來自13個省市約400個年輕人專程趕來觀看。」那短短5日,就像是新老朋友的歡聚,「自己跳舞,看別人跳舞。雖然很累,但說不出的開心。」

 從曹誠淵的話中試著想像當時情景,讓記者不禁想起不久前林懷民的一句話:「celebration of the community」,這是舞界與觀眾間蜜月的狂歡。

 由此想來,這次的「開天闢地」倒像是一次「匯報演出」。20多年前,曹誠淵將現代舞由香港帶到廣州,再北上到北京;今天,編舞名家、知名舞者,由北京到廣州,一路席捲到香江。

中國文化的文藝復興

 現代舞發展至今,在中國的觀眾越來越多。曹誠淵覺得,現代舞的理念從來不是「西方的」,而早存在於中國文化中:「現代舞是中國文化的文藝復興」。

 在他看來,雖然儒家文化所強調的道德約束與內心獨省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人們對身體的感覺,但道家對於個體生命美學的追尋,以及對養生之道、身體天地和諧等的參悟,卻已衍生了現代精神的種子。「道家認為身體要回到最原始的狀態,這些和現代舞是很相似的。」

 他更在中國的名士傳統中看到了現代舞的折影。「竹林七賢喝醉後在竹林中肆意跳舞,跳的不可能是民間舞;古代名士縱酒高歌、瀟灑舞劍,當然不是特意跳劍舞,而是很自然、很逍遙、很即興。這些現代舞中很基本的概念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其實一直存在。當我們看到這些共同點,便發現,其實中國人也有現代舞。」

 現代舞帶來的「復興」也許就在於「喚醒身體」,重新領悟傳統文化中對於個體身體的尊重。「傳統的舞蹈訓練,是要把自己的身體塑造成一個外在認為美的東西。比如說芭蕾,你越像一隻天鵝越好,中國古典舞就越像一個古典美人、或者民族英雄越好。其實已經有一個定形在裡面。」

 「練習這些舞蹈的時候,其實是在拚命地練習將自己的身體否認,然後變成另外一個東西。但是現代舞,是要學習怎麼把自己豐豐滿滿的方面表現出來。矮是怎麼矮,胖是怎麼胖,挖掘的是身體最大的可能性。觀眾通過你的節目認識的是你,而不是另外一個東西。」

 現代舞的發展有賴觀眾的理解,而社會發展到一定的層次,觀眾自然有需求。現在的曹誠淵不擔心環境,也不擔心觀眾。

 「沒有一個地方有完美的環境,重要的是自己做好自己能做和想做的事情。」還是強調自己的堅持,只是這種堅持沒有苦大仇深,沒有咬牙切齒,卻是十二分的怡然自樂。漸漸地,記者也聽出了話後的潛台詞——做的是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一種享受,還有什麼可抱怨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