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存模式:行畫養原創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21]
放大圖片

 ■大芬油畫村招牌。

 今日大芬,一塊只有0.4平方公里的地方,卻有1.6萬人居住。隨著聲名鵲起,越來越多懷揣夢想的人擠進這個被成為「油畫界奇跡」的小村,房租隨之上漲。在黃江看來,房租上漲是件好事,說明經濟發展了。

 而另一個難題是,大芬村的畫家如何跳出「畫工」、臨摹的框框,走上所有畫家夢寐以求的原創之路。近年,大芬村畫家的原創畫拍賣曾經採用無底價拍賣的方式,先後拍出數千甚至數十萬的「天價」,可見業界對於大芬村在原創性方面的認可。

借「文博會」揚名

 「原創一幅畫要幾天甚至幾個月時間,擺在畫廊如果無人問津,畫家要交房租、水電、原材料費用,靠什麼生活?」黃江說,十多年來,大芬村的畫家已經摸索出一條「用行畫養生活、用原創滿足藝術追求」的生存模式。

 一邊流失了不少訂單,一邊看到大芬村一年年的變化,黃江仍然感到欣喜。2000年,當地政府開始投入資金改造大芬村,拆遷舊房屋、修路;2002年,布吉鎮政府組織大芬村畫師在鎮政府前面的廣場畫了幾百幅油畫,又組織30多名畫師前往南非、土耳其等國家參觀、推銷油畫。大芬村的名氣日益響亮。2004年,大芬村成為在深圳舉行的第一屆「文博會」的分會場。大芬村借助文博會這個平台,名聲傳播更遠。

 黃江認為,大芬村的油畫發展史和深圳的經濟發展軌跡很相像──最初以低成本優勢承接國際低水平的產業分工,積聚產業能量後,發力擴大規模。一批美術館、博物館、專業演出劇場、油畫培訓中心及酒店等大型配套設施,正在和即將興建。大芬村將參照浙江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經營模式,發展成專業的油畫產銷市場。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