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陀仔」損盆底肌 孕婦易尿失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22]
放大圖片

 ■葉承楷表示,尿失禁女性患者可透過「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手術治療。

 【本報訊】(記者 李見安)當開懷大笑、打噴嚏或咳嗽時,不由自主地失禁,原來這情況在孕婦身上十分常見。一項研究發現,約4成受訪孕婦患上「壓力性尿失禁」,醫生解釋是由於女性懷孕時,胎兒重量對支撐尿道的盆骨底肌肉造成損傷,所以當腹部用力時便會遺尿,可透過強化盆骨底肌肉的治療或訓練,減少尿失禁的發生。

 翹康醫務中心婦產科專科醫生葉承楷於2005年,研究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的598名婦女,她們均在產後第一天接受訪問,當中有344名是平均年齡27歲的初產婦女,餘下254人是平均年齡32歲的多產婦女。

生仔多增患病機會

 結果發現,逾9成的初產及多產婦女,懷孕期間已出現至少一樣泌尿病徵,84.1%有尿頻問題,40.6%有流尿情況,25.8%則出現急性尿失禁問題,即病人在感覺到強烈的尿意後,便不由自主流出尿液。同時,分別有31.7%的初產婦女及48.4%的多產婦女(平均38.8%),出現壓力性尿失禁症狀。

 葉指出,孕婦失禁通常屬於壓迫性尿失禁,「今次研究顯示,懷孕次數愈多,出現尿失禁的機會愈大。」他解釋,是由於支持子宮、大腸及膀胱的盆底肌變得軟弱無力,胎兒愈來愈大,令子宮壓迫著盆底肌,引致盆底肌受損,當腹腔壓力增大時,便出現遺尿。他指不少年長女性亦有失禁問題,原因是收經後缺少女性荷爾蒙刺激盆底肌。

 目前香港約有60萬婦女患有尿失禁症狀,一般30至59歲女性,每4人中便有1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

電磁波強化盆底肌

 治療尿失禁一般需要強化盆底肌,目前東華醫院及仁安醫院設有「體外電磁波盆骨底治療系統」,患者只需坐於治療椅上,椅子會傳送電磁波令盆底肌自動收縮及放鬆,原理等同於為盆底肌做肌肉運動,療程一般約20次,而仁安醫院的收費為每次400元。

 葉指,該椅子的治療效果有8成,倘若未能杜絕尿失禁問題,要透過「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手術治療,病人需半身麻醉,將一條人工合成的吊帶,以穿刺管經陰道壁穿刺到體內,以盛托尿道中段。

 仁安醫院物理治療部經理楊李仲卿則指,女性於小便時可嘗試中途停止尿液排出維持5秒,以測試盆底肌的強弱,而平日多進行會陰肌肉運動,像忍小便的動作,亦可強化盆底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