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銀:港金融中心10年幾番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30]
放大圖片

 ■中銀大廈。 資料圖片

 【本報訊】在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之際,中銀香港撰寫專題報告,檢視香港金融中心在過去十年的發展態勢及未來的發展前景。報告指出,過去十年香港金融制度的突出變化是銀行業管制的大幅放鬆。從1994至2001年間香港分階段全部撤銷實施了30年的「利率協議」以及大幅放寬外資銀行進入香港設立分支機構或擴展分支網路的限制,有如一場港式的「金融大爆炸」,令香港金融制度變得更加自由、開放及有吸納性。

股市增加10萬億元或3.2倍

 金融市場發展最突出的方面是股票市場的快速擴展。2006年底,香港股市(主板+創業板 )市值急速上升至133,399億港元,比1997年的32,023億元大幅增加了10萬億元或3.2倍,超過了一直難以超越的多倫多及法蘭克福,晉升為全球第六大股票市場。香港所管理的基金資產總值在2005年底增加至4.5萬億港元,資產管理中心功能獲得了顯著增強。而銀行業在傳統業務停滯不前或顯著放慢的壓力下則經歷了一次較深刻的轉型。銀行在組織架構,風險管理系統、分行網路、後台業務營運模式所進行的改革重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不但改進了服務水平,亦提升了成本效益。一直是金融業中較為薄弱的債券市場在多方努力下呈現了加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港元債券市場未償還餘額在2006年底增加至7,481億港元,比1998年增加3515億元或者 89%。此外,香港金融機構數目雖然大幅減少,但素質則有較大提升。

提升金融中心地位難題不少

 文章認為,過去十年香港金融制度的改革與開放,資本市場地位的提升以及金融體系效率的改善值得充分肯定,但金融創新水平是有待加強的環節。香港從事金融創新遇到兩個瓶頸,一是市場或者投資者不足,二是大型金融機構與人才不足。

 報告認為,經過十載風雨的磨練,香港學會了穩中求進,基本上克服了新興市場那種浮燥心態,從監管當局、金融機構到投資者均變得理性、穩重,這是金融文化成熟的表現,將為金融中心的長期穩健發展提供重要基礎,亦可以在內地金融市場的發展中充當「市場基準」,發揮「穩定器」作用。

 展望未來,香港金融中心地位雖然有機會進一步提升,但亦有若干難題需要克服,包括,如何在維持現有自由、開放及國際化金融制度的同時,與內地經濟金融市場取得銜接,從而克服本地市場窄小的局限;金融體系如何能緊密配合人民幣的自由化與國際化進程,提升處理以人民幣為標價貨幣的交易及結算能力;如何處理好與內地金融中心城市的競爭與合作關係,等等。上述難題反映了香港金融中心的國際化與內地化雖不矛盾,但需要採取措施,排除其中的技術障礙與政策障礙。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