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計佑銘:《香江歷程》 激發港人創明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30]
放大圖片

 ■計佑銘稱,港人閱讀《香江歷程》可了解香港百年發展,以史為鏡。本報記者高仲明 攝

 古語云:「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知興替。」百年殖民統治,回歸十載,香港由昔日的小漁港變成今日的國際大都會,不能沒有一本完整史書,可供鑑古知今。全國政協文史及學習委員會香港小組修書著史,一部《香江歷程》終於填補空白。回想起修史過程中的艱辛,全國政協文史及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計佑銘坦言,此書可成,全仗集體智慧、各方努力。他並寄望《香江歷程》的出版,能真正推動香港人認識國情港史,再創美好明天。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約600頁的《香江歷程》,寫的雖是過往之事,為的卻是造福後人。計佑銘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人現時對於國情和港史,認識不足;《香江歷程》的編纂就是要激發港人,全面認識香港的歷史發展過程,期望香港人「以史為鑑」,再創香港美好明天。

 談到此次「修書」的機緣,計佑銘憶說,05年在北京參加「兩會」期間,多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圍坐閒談,說起坊間港史書籍雜亂不堪,心感遺憾。結果,大家合議一「計」,趁著回歸十年,獻禮一份,為香港百年風雲留下一本完整的史料書籍。當時剛獲任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的計佑銘笑言,不能「掛著招牌,不做事」,於是主動擔任起了「修史」小組的組長。

集體智慧寫成 珍貴圖片逾千

 「《香江歷程》豈是一人可成!」計佑銘多次強調,為了這部香港史,不少港區政協委員都是嘔心瀝血,積極參與編纂工作,其中許多曾親歷回歸的委員亦是口述歷史,協助修正史實。書中逾千幅珍貴圖片,集各方努力而成,來自中央有關部門、特區政府、新華社香港分社等機構的幫助更是必不可少。他形容,當中看過的資料書籍,「幾乎有一汽車那麼多」,草稿亦是「六進六出」,方獲通過。行政長官曾蔭權和中央駐港聯絡辦,都對該書的出版給予熱情鼓勵和大力支持。

 編史難,編近代史更難,編當代史更是難上加難。計佑銘自言,修著《香江歷程》最大難度,正是回歸十年史。十年大事,港人記憶猶新,「幾百萬對眼睛都目睹了事件的發生」。他說,對於香港的大事小情,每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角度,如何把歷史「寫真、寫準」才是最大的困難,而解決之法仍需依靠集體智慧,面對有爭議的事件,各方人士一起討論,同時亦翻閱不同報道,綜合各方意見,以客觀角度講述事件。 本報記者 徐海煒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