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粵字1號」港企清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30]
放大圖片

 ■太平手袋廠關閉11年,其廠房一直閒置。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胡明東莞29日電】登記號為「粵字001號」內地首家「三來一補」港企—東莞太平手袋廠在關閉11年後,終面臨拆卸。據悉,舊址將興建新的住宅小區,為這間曾經是虎門人的驕傲的廠房劃上句號。日後,人們只能在當地博物館才能尋找其蹤跡了。事實上,不少像太平手袋廠一樣,曾經是內地經濟重要支柱之一,「三來一補」港資企業都面臨轉產轉移的命運。

 據統計,在2001年底,東莞市在冊的「三來一補」企業11310戶,營運資金71.51億美元,從業人數約130萬人,累計工繳費收入18億美元,僅2001年出口總值就達94.09億美元,約佔東莞全市出口總值的50%。

中國入世貿 優惠漸減少

 但隨著中國加入WTO後,各地政府對「三來一補」企業提供的優惠逐步減少,加上政府目前鼓勵企業拓展內地銷售市場,令沒有內銷權的「三來一補」企業,發展空間進一步縮小。

 東莞市外經貿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三來一補」項目進入東莞的比例已經很小,而這類企業總量這幾年來正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目前約只剩下8000多家,5年間減少了3000多家。而從2002年起,東莞市工商局已經開始著手推動「三來一補」企業的轉制,新增「三來一補」企業大幅下降,轉制企業愈來愈多。

取消免稅 經營環境惡化

 香港恆榮製衣廠為當地現存的一家「三來一補」企業。該廠總經理許曉萍表示,與政府的合同今年4月已經到期,「但是政府不太贊成我們繼續搞三來一補,我們正在考慮轉成獨資企業,以及開始做自己的內銷品牌,主攻內地市場。」

 他說,該廠是1997年進駐東莞的,「一開始政府比較歡迎我們來投資,因為一方面可給當地創造就業機會,同時也為當地帶來新技術、發展製造業等,所以政府給予免稅等優惠政策鼓勵。」但是,自從中國加入WTO後,政府對三來一補的企業「冷淡」了許多。

 許曉萍稱,現在東莞都處在產業升級和轉移中,對於簡單的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的「三來一補」企業不太看好。不但如此,現在「我們沒有免稅政策了,原來免稅的進口加工布料現在都要交稅了。」他說自己廠房租金、人工費用等都在上漲,而免稅政策的取消,令經營環境惡化。

有港企擬改成獨資企業

 「我們轉移也不太可能。」許曉萍表示,雖然環境變差,但是自己不會改變投資地方。「因為相比其他地方,珠三角投資環境始終比較熟悉,而且離開這裡也就意味著離開客戶和市場,離開了這個產業群。」

 目下,他正在對機器、設備等做資產評估,準備改成獨資企業。而除了按照當地政府的要求交稅外,還將開發自己的內銷產品,轉攻內地市場。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