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走近北京兒童醫院蝸居車庫的孩子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6-01]
放大圖片

 ■外地貧困病童與父母席地而臥,這是北京兒童醫院地下車庫夜晚的景觀。

策劃:本報駐北京新聞中心 鍾雪冰 選題執行:江鑫嫻 攝影:祝莉

 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在京城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孩子歡樂的笑臉。然而,同樣在京城,北京兒童醫院的地下車庫,卻聚集大批來自外地的貧困病童。本報記者多次探訪這個特殊的「住院」群體。並在今天這個屬於兒童的日子裡,推出兩個專版,與讀者一起反思內地當下仍處空白的兒童醫療保障制度。

 北京兒童醫院是內地規模最大的綜合兒科醫院,日門診量4,000人次,年住院量更達1.4萬人。然而,在這幢12層高大樓的地下車庫,卻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另類住院部」,這裡常年聚集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病童和他們的家長,久而久之,已成為這群看不起病的孩子們在北京的最大暫住地,「陣容鼎盛」時每天可達上百人。

 「六.一」兒童節前夕,本報記者多次探訪這個地下住院部落,看到一幕幕外地貧困兒童艱難求醫的心酸情景。走進地下車庫,一股熱浪夾雜著難聞的氣味撲面而來。除了車位之外,周圍不足100平方米的空間,密密麻麻地躺著四五十個人。但據病童家長介紹,每天深夜或趕上陰雨天,聚集在這裡的人會多一倍。

 家長和孩子大都三五成群,要麼席地而臥,要麼墊個硬紙板,情況最好的孩子可以睡在露出棉絮的破被子上。車庫大大小小的角落堆著零亂的垃圾,柵欄上則掛滿小孩的尿布和大人的換洗衣物。他們中的許多家長砸鍋賣鐵才為孩子籌到一筆救命錢;很多人沒有一件像樣的行李,一家人只吃方便麵度日。

北京家長取車 掩鼻穿行車庫

 白天,衣著光鮮、前來就醫的北京家長帶著孩子泊車取車時,從他們身邊掩鼻而過。深夜,外地家長帶著同樣生病的孩子卻爭先恐後地在車庫狹小過道內爭佔一席之地。

 來自河南駐馬店的小輝就是其中一個。記者幾次深夜探訪,看到5歲的小輝都醒著。問他為何不睡覺,他吃力地說,「這裡太悶、睡不著。」

 小輝的家人說,兩年前,小輝突然得了一種奇怪的皮膚病,經常肚子疼,近來已經無法坐立。於是,兩周前他們舉家來到北京兒童醫院看病。由於住不起旅館,他們只能將兒童醫院的地下車庫當成臨時的家。

 同小輝一樣,因各種疑難雜症來到北京兒童醫院看病的外地人,都不約而同選擇聚居在醫院的地下車庫,開始了漫長的求醫生涯。家長們白天帶孩子掛號看病,晚上就蝸居車庫。

 來自山東威海的周先生告訴記者,為了給孩子看病,全家人都來到北京。沒地方住只能住不花錢的地下車庫,在這裡他們遇上許多同病相憐的人。「在北京,全家一天最基本的花費也要50元左右。為了給兒子治腦炎,連飯都不捨得吃,就更別提住旅館了。」「這裡雖然沒水沒電,但畢竟可以不用花錢,只要能把孩子的病治好就別無他求了。」

 在地下車庫門口賣兒童雜誌的攤主告訴記者,自從她半年前在這裡擺攤以來,地下車庫幾乎天天「爆棚」,「這裡除了夏天悶熱一些外,其他時間對於為孩子看病散盡錢財的父母,都是一個非常好的避風港。到了晚上10點以後,這裡就沒有『床位』了。」

「掙到錢就看病 扛不住就等死」

 「孩子生病後花掉了兩萬塊錢,這是全家所有的積蓄。我們已經沒錢看病買藥了,孩子他爸現在在工地上打工,掙到錢就看病,實在扛不住就等死唄。」小輝的媽媽一邊擦眼淚一邊說。

 北京擁有全國最好的醫療資源,這裡幾乎是所有外地病童最後的希望。在採訪中許多家長告訴記者,在經歷了老家小醫院——縣級醫院——省城大醫院的求醫過程之後,北京就是最終選擇。

 被問及是否聽說過有兒童醫療保險制度時,大多數家長表示,自己來自農村,根本不知道孩子可以辦兒童醫療保險,也從來沒有人告訴他們。也有的家長告訴記者,他們知道有這樣的制度,但在老家都是一年辦一次,沒有人通知也就錯過了,現在想辦也辦不了,只能等到明年再辦。但具體要交多少錢,怎樣投保,他們不知道。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