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6月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華南染污嚴重致紅潮擴大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6-09]
放大圖片

 ■本港14個泳灘受紅潮影響,令泳客卻步。

 【本報訊】(記者 鄭偑琪)紅潮襲港範圍日漸擴大,維港兩岸、龍鼓灘及長洲避風塘昨均發現紅潮,漁護署證實該些紅潮同樣由不含毒素的旋溝藻形成。有專家表示,本港多處水域受紅潮影響,現象罕見,相信與南中國污染嚴重有關,呼籲政府監察海藻有否變異形成毒藻,污染貝類海產,危害市民健康。

影響範圍廣泛 幸不含毒素

 「紅潮風暴」自上周五於馬灣爆發以來,連日不斷擴散至本港其他水域,漁護署、水警及康文署等部門,昨在尖沙咀、灣仔、西環、龍鼓州以至長洲避風塘等多個水域,均發現紅潮蹤影,漁護署即派員抽取水辦化驗,證實新發現的紅潮同樣由不含毒素的旋溝藻組成。

 本港受紅潮影響的水域愈來愈多,公開大學環境學系主任何建宗教授表示,這次紅潮影響面積廣泛,由維多利亞港兩岸至深圳灣均有所發現,相比過去10年的紅潮紀錄,可說是較為罕見。

海藻若現變異 會毒污海產

 何建宗稱,紅潮問題趨嚴重,相信與近年華南地區污水排放量增加,導致海水中的污染物大增。他解釋,引發這次紅潮的旋溝藻,存活於鹹淡水交界,只要海水有一定鹹度及污染物,旋溝藻便會迅速生長。

 由於這些海藻有機會出現變異,由無毒變成帶有毒素,他呼籲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強抽查貝類海產。至於「紅潮風暴」何時才能消失,何說只要風勢增加或海浪大,紅潮可望於數日內退減。

4養魚區 無大量異常死魚

 昨日本港14個泳灘的紅潮持續,康文署需掛上紅旗。至於遭受紅潮入侵的4個養魚區,包括馬灣、索罟灣、東龍島及蘆狄灣,則未有魚類大量異常死亡報告,漁護署方昨續派員抽取水辦化驗,研究藻類濃度有否變化,該署發言人表示,會密切監察紅潮情況,如養魚戶有需要,署方會提供支援。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